天融信(002212)1月20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1月18日接受151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一、公司业务进展介绍(一)行业侧情况1、行业发展趋势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网络安全法律法规、行业政策、技术标准密集出台,驱动网络安全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
2、行业简要分析(基于IDC数据)1)未来预测(1)2021年上半年报告:未来5年中国IT安全复合增长率:17.9%,“到2025年,中国总体安全硬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03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0.22%。”(2)报告中特别强调:政府、制造、金融等行业为全球网络安全投资重点行业。
2)网络安全市场构成(1)2020年中国市场构成:硬件49%,软件22%,服务29%;
(2)防火墙类产品是最大子市场;
(3)防火墙类产品是安全硬件市场收入的主要来源,未来将继续维持20%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
3、网安产业“四化”趋势1)国产化:网络安全产品和技术底层架构的发展趋势目前国产CPU、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已快速发展,网络安全产品也呈现国产化趋势。
2)行业化:网络安全与行业应用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源于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普及后,数字经济分为两部分:数字的产业化、产业的数字化。产业的数字化的市场规模更大,包括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
3)服务化:网络安全能力交付方式的变化趋势网络安全能力交付方式上,从提供网络安全产品,部分转变为提供以产品作为工具的网络安全服务。在国外是趋势,在国内刚起步,用户在逐渐接受。
4)智能化网络安全技术应用中,引入机器学习、AI技术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二)公司产品业务侧进展情况近年来,围绕上述“四化”趋势,公司积极布局自身产品和业务。
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国产化公司自有通用安全产品92款,其中国产化产品53款(核心器件CPU、底层操作系统内核、数据库、网卡、FPGA卡、内存等均国产化),国产化产品占比57.6%。公司国产化产品在相关名录入围的类型和型号数量均为业内第一。
业务产出:从2019年覆盖8个行业,拓展到2020年覆盖20个行业,2021年覆盖23个行业。
生态布局:与13个上下游厂商达成战略合作,完成兼容性认证670+。
行业覆盖:党政、金融、能源、运营商、海关、交通、烟草、科研、教育、卫生、企业集团等。
好的方面:进展迅速,2020年、2021年行业覆盖度大幅增加,具体落地项目数量更多,增速明显。
存在问题:整体业务毛利低于产品类业务毛利。
2、行业化-工业互联网安全业务公司目前的工业互联网安全产品场景覆盖全面,体系完整。
好的方面:增速快、布局完整、项目金额大(80-200万),2021年半年度同比增长689.52%;2021前三季度同比增长259.47%。
存在问题:行业处于发展前期,整体市场规模不大,对当前公司整体收入贡献不大,带来的是增量。
3、行业化-车联网安全业务公司目前的车联网安全业务覆盖了车载端、车联网侧、车联网监管侧三类。
合作方面:在车载端和车联网侧,公司与中汽咨询、国汽智联、中汽创智、北汽蓝谷(600733)深度合作;在车联网安全监管侧,公司与公安三所战略合作,成立了车联网安全测评联合实验室。
项目落地:三类车联网安全业务都有项目落地。在车载端和车联网侧,有北汽、中汽、广汽等车厂的项目落地,在车联网安全监管侧,有工信部等相应项目落地。
重大入围:车载防火墙入选《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2021年)》。
好的方面:产品、技术布局完整,实现项目应用落地。
存在问题:项目规模不大,业务增速虽然快,但对当前公司整体收入贡献不大。
4、服务化-云服务业务公司目前云服务业务的服务类别:
服务类型服务种类云防护服务:云WAF、云抗D等服务云托管服务:云托管、远程托管等安全云服务:
网站安全监测服务、网站安全检测服务(网站漏扫、渗透测试、安全评估、安全加固)、数据分析服务、威胁情报服务等5、智能化2019年公司与IDC联合发布了《融入人工智能的下一代防火墙白皮书》。
2021年公司在防火墙侧、检测产品侧、态势感知的智能化方向均有进展,未来会持续发展。
6、云计算业务公司2019年正式发布5款超融合产品,2020年、2021年产品类别、款数增加很多,目前有超融合、桌面云、云终端、安全网元四类云计算产品,尤其在安全网元侧的产品型号增加较多。2021年公司云计算产品的覆盖行业明显增多,有规模化项目,以及同类客户项目复制和落地。
好的方面:落地行业快速增多,在行业内案例的复制和推广很快,业务整体增速快(2021前三季度同比增长315.55%)。
存在问题:品牌认知有待提升,毛利相对较低。
7、数据安全业务公司在数据安全领域耕耘近十年,行业、场景覆盖全面,产品体系完整。
标准参与:公司在数据安全业务标准的参与度较高,较核心的标准均深度参与。
2021年重点成绩:
(1)产品能力:数据安全管控平台获得信通院进阶级证书(最高级);
(2)重点项目:涉及运营商、海关等行业;
(3)项目覆盖能力:覆盖到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
(三)公司营销侧进展情况1、行业营销1)央采入围近三年入围品类、数量多,是业内入围数量最多的厂商。
2)运营商入围2020年、2021年进步大,入围产品覆盖边界、终端、平台、检测类,均为2-3年的入围。
3)金融入围2021年有进步,但尚有提升空间。希望2022年有大的突破和进展,2022年金融行业信创试点会重点关注。
4)能源入围包括南网和国网。2020年中标南网安全服务平台软件开发项目,为南网提供统一安全服务平台及配套的数据安全组件,包含DLP、数据库防火墙、数据脱敏等。
2、渠道拓展情况产品策略:
(1)云计算产品、数通产品、边缘计算产品、终端安全产品全系列均通过渠道销售;
(2)主营中低端网络安全产品均通过渠道销售;
(3)公司所有产品,渠道合作伙伴均可销售。
2021年公司对金银牌认证条件进行了完善优化。
二、交流环节
问:政府预算对网络安全行业需求的影响?
答:一方面,目前市场上有对于疫情导致财政紧缩及政府网络安全预算缩减的担忧。从行业看,安全预算在IT预算中占比很小(咨询机构数据统计不到2%),安全预算缩减对政府IT预算缩减影响非常有限,因此即使国内政府客户IT预算缩减,安全预算大幅缩减的可能性不大。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和中国都是大势所趋。
产业数字化带来的安全需求、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带来的合规性安全需求等,将带来安全需求的上升。
公司认为,数字经济的发展能对冲掉市场担忧的政府预算缩减影响,对冲后的结果仍是网络安全需求的稳步上升趋势,具体增速数字待今年IDC报告出具后再详细分析。公司内部仍以20%左右的行业年平均增速假设,指导公司制定发展目标和销售任务目标。
问:公司对数据安全市场的看法?
答:数据安全法出台后,国内数据安全市场会快速增长。但短期内的增速高低,和数据安全统计口径直接相关。对于专项数据安全产品(网络DLP、终端DLP、存储DLP、数据脱敏、数据安全管控平台等),和原有网络安全产品相比属于新兴产品,近十年才在国内逐步出现和普及,因此增速会非常快,但规模并不大。
数据安全法的出台,是针对数据安全的普适性要求,将带来各行业和客户对数据安全的普遍性需求,将包含数据安全专项产品、泛数据安全产品、在数据安全领域能发挥作用的传统网络安全产品。因此数据安全是体系化建设,将带来对整体网络安全市场向上增长的拉动,其增速将融入到网络安全行业20%增速里。
问:近几年公司网络安全业务主要财务指标情况及趋势?
答:收入方面,近几年公司网络安全业务均跑赢行业平均增速,呈现持续增长趋势。公司2017年并表同天科技,2021年4月剥离同天科技,但无论是否剔除同天科技影响,除2020年因疫情原因未剔除同天科技影响的收入增长率约17%外,近几年收入增长率均超过30%。基于过往业绩表现和公司能力,公司有信心继续保持至少跑赢行业平均增速的发展态势。
费用方面,公司近几年投入很大,尤其在研发端,公司每年净增的1000人左右里主要为研发人员,因此费用持续增长。从公司2021年三季报来看,前三季度整体费用增长率50%左右,其中研发费用增长率70%以上。通过近几年持续高投入,公司在技术产品侧已完成阶段性目标,未来仍会保持新方向和重点需求侧的持续投入,但预计整体费用增速会有所放缓。
因此,如果公司未来收入增速至少跑赢行业平均增速,费用增速有所下降,净利润增速应该会有更好表现;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卫生、教育、交通、制造等各行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产品、大数据产品和云服务。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网络安全及大数据产品。公司2019年再次荣获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威胁治理联盟(CCTGA)特别贡献奖、2019年入选“201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综合竞争力百强企业”、连续八届荣获“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国家级)”荣誉并入选“工业控制领域CNCERT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2019年荣获CNVD“漏洞信息报送突出贡献单位”、“原创漏洞报送突出贡献单位”称号等。公司研发的产品多次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自主创新产品证书。同时是拥有较强技术实力和丰富经验的民族网络安全领军企业之一。
调研参与机构详情如下:
天融信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1-21)●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71亿股,占流通A股32.15%
综合诊断:天融信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29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