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加大力度推动绿色金融
2022-01-11 12:15:19
描述
随着中国加快绿色转型和经济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下,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启动了一项碳减排机制,向帮助企业减排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使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随着中国加快绿色转型和经济转型以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和法规的支持下,中国的绿色金融蓬勃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启动了一项碳减排机制,向帮助企业减排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息贷款。使用新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央银行将以1.75%的一年期贷款利率提供金融机构60%的碳减排贷款本金

中国人民银行已通过该机制发行了价值855亿元人民币(合134.2亿美元)的首批资金,用于支持金融机构发放总额为1425亿元的碳减排贷款。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部部长孙国锋在12月3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这些贷款将帮助2817家公司减少约2876万公吨的碳排放

中央银行去年发布了一套新的评估措施,评估金融机构在发展和促进绿色金融方面的表现。通过探索建立公开、透明、权威、统一的绿色金融数据统计机构等实质性工作,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绩效评估实践,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欣表示,扩大评估体系中绿色金融产品的范围,丰富此类产品的使用场景

由于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依赖于间接融资,绿色贷款——最重要的绿色金融工具——仍占绿色金融产品总量的90%。王说,到第三季度末,中国绿色贷款的未偿余额达到近15万亿元

他补充说,去年,央行制定了更明确的绿色金融标准,提供了更全面的激励措施,并推出了更多的货币政策工具

4月,中国人民银行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一起发布了《绿色债券背书项目目录》(2021版),标志着绿色债券国内标准的统一

新文件更新了以前的指导方针,对绿色项目采用了更科学、更精确的定义。金融情报和分析工具提供商穆迪分析公司(Moody's Analytics)表示,碳密集型项目(如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的清洁使用)不再得到支持

在中国提供绿色金融和负责任投资服务的咨询公司SynTao green Finance表示,通过与国际标准接轨,该目录将增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绿色债券的信心,并增加他们购买此类债券的意愿

新的指导方针鼓励国内发行绿色债券。截至第三季度末,国内绿色债券余额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24.7%。中国人民银行的王表示,增长率比上季度末高出5.8个百分点

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是中国绿色金融顶层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柳金< P > > P风格=“利润率下限:15Px”>“随着绿色金融在全球的不断扩张,统一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的标准迫在眉睫。我的建议是,中国应制定与国际标准接轨、清晰、可执行的国内统一的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标准。基于上述情况,中国应进一步为其他绿色金融工具建立标准,以引导绿色金融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并帮助提高所有国家的监管效率,”刘说;“>正在进行的全球绿色转型需要巨额资金。因此,金融机构必须制定更加渐进的绿色贷款目标,为专注于节能环保、清洁能源、清洁生产和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的行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他说。

同时,金融机构还应根据绿色产业的增长潜力和风险概率,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采用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业服务模式,加快发展绿色债券、基金、保险、股权投资等金融产品,深化金融创新他补充道,与碳交易相关的金融产品

位于福建省福州市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家瑾也鼓励金融机构充分利用间接和直接融资工具促进业务扩张,促进结构优化,创建自己的绿色资产负债表

“金融机构必须明确我国的总体趋势,并通过充分发挥其独特的融资、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功能,积极承担起中国经济低碳转型的责任,”Lyu说

“他们应该加大力度,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转型和清洁能源、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的发展,大力支持数字技术产业化和各行业的数字化,推动所有有助于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活动社会和减少碳排放。“

Lyu敦促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其在账户管理、支付结算、投资交易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管理碳资产,激活碳定价,帮助创建更大的碳交易市场。

兴业银行计划在中国第十四个五年计划期间(2021-2025年)将其未偿绿色融资余额翻一番。截至9月底,余额为1.31万亿元,比去年年初增长约13%,覆盖了33000家企业客户。

“在绿色和低碳发展过程中,中国金融业将不断提高其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管理能力。因此,整个金融体系将变得更具弹性、更安全和更可持续,”周说

他表示,中国将逐步完善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的制度框架,建立绿色金融统计监测和评估体系,并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标准

金融服务专业人士建议政府加快努力,促进企业披露环境信息

张伟武说,推动强制披露环境信息的工作可以首先由上市公司或国家绿色金融试点区开展,以便向金融机构提供实现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识别气候相关风险所需的信息,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