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探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2022-01-10 06:10:11
描述
南京银行:“探路”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 本报记者孟培嘉1月6日举办的2022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南京银行(601009)的数字信用卡项目获选2022长三角企业数字化优秀案例。数字化转型是银行机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 本报记者孟培嘉

  1月6日举办的2022长三角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上,南京银行(601009)的数字信用卡项目获选2022长三角企业数字化优秀案例。数字化转型是银行机构近年来的普遍趋势。

  “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要扣住业务流程,设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南京银行首席信息官余宣杰认为,数字化的核心是通过云化、线上化与智能化方式来重塑金融产品。“对客户来说,要在我们的数字化转型中体验到更快速的需求响应、更便捷的服务体验。银行则要通过这些新兴技术来挖掘、改造现有业务场景,构建新的价值曲线。”他说。

  数字信用卡就是一个案例。南京银行推出的数字信用卡没有实体卡片,从自助办理到后续运营全部通过轻量化的小程序来进行,目前累计发卡已达58万张。“数字化手段帮助我们打通了传统信用卡从发卡到激活、再到用卡过程中的堵点,避免了在这些环节上的客户流失。而客户的结算数据、信贷数据以及引入的诸如征信数据、运营商数据等外部数据支撑起银行的风控模型,有效防范信用卡欺诈。”余宣杰说。

  数字信用卡项目是南京银行近年来数字化转型的一项生动实践。在不断将数字技术与业务流程融合的过程中,该行深度挖掘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数字化获客、数字化营销、数字化风控和数字化运营等经营管理环节的应用,数据分析决策能力提升明显。

  余宣杰认为,未来的银行业将是一个开放的银行:打破传统的金融服务;做现代化的运营,让银行业务无所不在;全价值链的开放。比如,针对中小企业在经营中缺少专业的行政管理工具、专业的财税服务等内容,南京银行专门为中小企业打造了“鑫e伴”APP。这个APP,是打造了金融的生态圈,不仅有结算、有融资、有账户等银行的产品,还引入了第三方合作伙伴,包括采购、出勤等行政方面的内容,为企业提供了现代化的工具。这就打破了传统的金融服务,即仅仅是解决融资难。

  尽管数字化发展不断探索,但余宣杰直言,中小型银行在这一过程中仍面临着高昂的投入成本、专业型人才稀缺等现实问题。

  “资源有限,更要求我们做好顶层架构与分步规划,并依序针对当前的核心工作发力。”余宣杰介绍,南京银行高度重视全行的数据资产管理,因此较早启动了数据治理工作,为后续数字项目的运用与数据架构的更新迭代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该行制定了金融科技规划,明确“敏前台、厚中台、稳后台”三层架构,构建全行统一的云计算平台、数据湖平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智能中台。

  此外,针对专业化人才稀缺问题,南京银行正通过打造敏捷化组织文化来重新配置人力资源。“我们赋予敏捷组织更多的自由裁量权、资源支配权来改变决策和信息反馈的方式,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从内部培养起一批南京银行自己的数字化人才。”



 

南京银行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1-10)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8.98亿股,占流通A股57.74%

综合诊断:南京银行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27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