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2日,备受关注的“康美案”一审判决。
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结果,意外地让A股近1.4万名独董站上了风口浪尖。
根据判决结果,“康美案”的5名离任或在任独立董事,被判承担连带责任,合计赔偿金额最高约3.69亿元。根据康美药业年报,上述独立董事的年均薪酬在10万元左右。
领着“卖白菜”的薪酬、付出“卖白粉”的代价,几位独董也被人戏称为“最惨独立董事”。
这一巨大的争议,刚好发生在我国资本市场引入独董制度20周年之际。一时之间,业界从独董判罚重不重、独董“冤不冤”,到所谓的独董“离职潮”,到“独董不独”“独董不懂”的现象讨论,再到A股独董制度的“存废之争”,反思不断,争论不下。
值此之际,《上证观察家》栏目广邀专家学者,包括南开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长李维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并购与投资研究所副所长刘运宏,著名经济学家华生等,撰写专业文章,深入解剖、深刻分析、群策全力、交流思想,为我国独董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专业的思考和意见建议。
李维安认为,康美案带来的启示是,如何在强化独立董事运作合规性的基础上,抓紧完善相关独立董事配套制度,推动独立董事制度从有到优,不断提升我国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
上证观察家│“强责任”时代需完善独立董事问责与免责体系
刘运宏认为,部分市场人士和专家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批评声演变成了全盘否定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功能与价值,独立董事履责的风险与制度缺陷也被过度夸大,这是对独立董事制度尤其是对独立董事职责与责任、功能与价值的重大误解。
上证观察家│刘运宏:应肯定和完善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
华生携东南大学国家发展与政策研究院董申、张晓奇、汲铮、蔡倩等,连续在《上证观察家》栏目发表了五篇关于独董制度思考的重磅文章。系列文章认为,由“康美案”引爆的市场对独立董事制度的关注,已经上升到了对公司治理问题的探讨。
*ST康美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1-07)● 短期趋势:短期的强势行情可能结束,投资者及时短线卖出、离场观望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8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9.88亿股,占流通A股45.08%
综合诊断:*ST康美近期的平均成本为3.2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