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取得了哪些进展?中国如何应对数字货币带来的挑战?下一步是什么?
周二,中国央行行长易纲在芬兰银行新兴经济研究所的一次会议上通过视频发表讲话,介绍了数字人民币的最新发展,并公布了中国未来的举措。
--到目前为止取得了什么进展?
截至10月8日,数字人民币在中国的试点数量已超过350万。据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称,已开通个人钱包超过1.23亿个,交易额总计560亿元人民币(约合87.6亿美元)。
中国致力于发展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2014年开始研究数字法定货币,2017年央行开始与商业银行和互联网公司开展研发合作。
——它如何应对挑战?
易省长认为,数字货币的设计至关重要,由于它将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产生重大影响。
易建联表示,为了尽量减少数字人民币的负面影响,中国将电子人民币定位为无息的M0,即流通中的现金,从而减少了与银行的存款竞争。中国采用了两级体系,中央银行控制发行,而商业银行和支付机构则充当提供兑换和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
央行已设定钱包余额和交易金额的上限,以尽量减少银行挤兑的风险。行长表示,央行还打算在试点中测试电子人民币对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的影响。
在隐私保护方面,易建联表示,与CBDC相关的数据收集将遵循“小额匿名、大额交易可追踪”的原则,承诺CBDC收集的数据量将低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的数据量。
--下一步是什么?
易建联说,中国的数字人民币将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的需求,并补充说,电子人民币的设计和使用将在试点结果的基础上得到改进。”;“>易建联详细说明了中国在数字人民币发展方面的下一步行动,他表示,重点将放在建立一个与现金和银行账户相关的管理模式,提高其效率、隐私保护和防伪功能,同时增加与现有支付工具的互操作性。
易建联表示,中国还将努力提高数字人民币的包容性和可用性。
尽管数字货币发展迅速,易建联强调,中国将采用面向市场的方式使用电子人民币,并根据消费者需要发行尽可能多的电子人民币。
”现金在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消失。只要有现金需求,我们将继续提供现金,”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