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养猪一哥”90天亏了72亿
2021-10-30 20:10:31
描述
曾经的“养猪一哥”90天亏了72亿。在猪价下跌、猪企亏损的行业大背景下,“养猪大户”温氏股份(300498)10月28日发布了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72亿元,前三季度净亏损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在猪价下跌、猪企亏损的行业大背景下,“养猪大户”温氏股份(300498)10月28日发布了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净亏损72亿元,前三季度净亏损97亿元。

  同为养猪界龙头企业,温氏股份经常被人拿来和“猪茅”牧原股份(002714)作对比。“从2019年开始,两家公司股价与市值都出现了较大的‘分水岭’,不同的是,温氏股份出现持续性回落,而牧原股份则不断创出新高。”经济学家宋清辉称。

  2021年前三季度,牧原股份净利润为87亿元。而在2020年,温氏股份年度净利润为74亿元,在2021年前三季度则亏损达到近百亿元;公司市值也在千亿元左右徘徊。

  有股民以“温氏六大醉状,不醉不归”为题发贴,意在批评公司“家族化色彩浓厚、管理决策失误、养殖模式存在问题等”。

  温氏股份到底怎么了?

  Q3亏损97亿元

  10月27日晚间,温氏股份披露了2021年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65.69亿元,同比下降16.01%;净利润为亏损97.01亿元。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9.39亿元,同比下滑18.2%;净利润亏损72.04亿元。公司表示,公司业绩亏损主要系养猪业经营亏损。

  三季报显示,温氏股份报告期内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18.92亿元,主要原因系肉猪价格下跌,公司计提肉猪跌价准备。此外,公司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67亿元,去年同期则为59.10亿元,公司称,主要原因为生猪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肉猪存栏量增加以及饲料原料采购价格上升。

  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20年12月31日,温氏股份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控股公司399家、合作家庭农场约4.8万户、员工约5.28万名。企查查APP显示,当前温氏股份间接控股公司共1千家。

  不过,温氏股份也在积极应对猪周期。温氏股份此前披露数据显示,三季度销售生猪(含毛猪和鲜品)429万头,前三季度共销售生猪898万头。公司肉猪养殖成本呈逐月下降趋势,第三季度综合(含自繁苗和外购苗)养殖完全成本约11元/斤。9月份自繁苗育肥猪完全成本降至约9.5元/斤,9月份公司毛猪销售均价12.00元/公斤。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5月份起暂停外购猪苗,预计年底肉猪完全成本可降至8.7元/斤左右,公司有信心为逐步回归正常状态,甩掉历史包袱,为明年完全成本整体降至7.8元/斤以下的目标打好基础。

  此外,温氏股份还表示,为应对猪周期底部,公司已经提前部署做好资金准备,根据资金压力测试,有充足的底气和信心顺利度过本轮猪周期底部。

  值得注意的是,温氏股份三季报还显示,头部私募高毅资产旗下产品上海高毅资产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新进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数量为7150万股,占公司流通股本的1.48%。此外,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进一步增持了温氏股份,环比变动幅度为9.84%。同时,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持股保持不变。

  “养猪一哥”由盛转衰

  据公开资料,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由七户农民集资的8000元初始资金起步。据悉,温氏股份前20年都在养鸡,2003年之后才开始布局养猪。

  如今,温氏股份已发展成一家以肉鸡、肉猪养殖为主导业务,辅以养鸭、养牛、养鹅、养鸽等相关业务,以及食品加工、农牧设备等配套业务的现代农牧企业集团。

  2015年11月,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当时农牧业资本运作的标志性大事件。2015年公司全年营收超过4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超过60亿元。公司上市首日股价报收55.31元,总市值超过2000亿元。

  从这以后,温氏股份的业绩继续攀升。

  2016年-2018年,温氏股份年营收都稳定在550亿元以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17.9亿元、67.51亿元、39.57亿元。2019年-2020年年营收维持在730亿元以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达到139.67亿元、74.26亿元。

  即便是在猪企受到非洲猪瘟严重影响的2018年和2019年,温氏股份销售的商品肉猪仍坚挺在2000万头上下。因此,温氏股份一度被业界誉为“养猪一哥”、“农牧业华为”。

  然而,转折发生在2020年。虽然温氏股份当年仍然处于盈利状态,但净利润却同比大降46.83%,这引起了投资者的警惕。

  对此,公司将原因归结为三方面:受活禽市场供给过剩和新冠肺炎疫情下餐饮业营业不足对禽肉消费需求减少影响,养鸡、养鸭业务利润同比大幅下降,出现较大亏损;报告期内,国内非洲猪瘟疫情影响仍较为严峻,公司主动调低肉猪产量,淘汰部分母猪;为增加农户合作粘性,与合作农户签订长期合作协议,报告期计提合作农户收益分享金额11.9亿元。

  “非洲猪瘟对猪企的影响体现在,一方面是商品流通和交易困难,另一方面也导致了生猪养殖成本抬升,例如防疫支出成倍增加、母猪及仔猪价格水涨船高以及死淘率进一步上升等。”宋清辉向记者分析道。

  也因此,在今年4月份的业绩说明会上,包括总裁、独立董事在内的温氏股份众高层管理者,不得不直面投资者们接二连三提出的尖锐问题,如“公司估值跌破千亿,请问你们高层有何感想?”“同行和中国经济一片大好的情况下,温氏股份股价走跌,投资者损失严重,公司管理层如何保持公正,维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等。

  对于以上种种问题,温氏股份的大致回应为,温氏在肉转种、外购种猪和仔猪育肥等方面,比同行企业要慢六至八个月时间,所以产能恢复的时间也会延后;公司养猪业务全国布局,各地的情况差异较大,同时也存在部分干部工作执行力不到位的情况,表现也会比较被动;但公司将努力创造更好业绩,提升公司价值,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回报。

  事实上,将温氏股份的业绩和牧原股份对比就会发现,这些投资者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

  据悉,牧原股份成立于1992年,虽然比温氏晚九年,但却乘着“猪周期”的东风成长迅猛,年营收在2017年突破百亿元、2019年突破200亿元;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74.51亿元。

  从2021年双方对外公开的出栏量规划来看,温氏股份2021年肉猪出栏量目标约1200万头,2022年约2000万头;但牧原股份2021年公司预计出栏生猪就达到3600万-4500万头。

  此外,从上市公司股价和市值上来看,截至10月29日收盘,温氏股份报16.48元/股,总市值1047亿元,对比上市当天到达的最高点40.24元/股对应的2564亿元市值,市值蒸发高达1517亿元,超过腰斩水平。而反观牧原股份的3006亿元市值,资本市场似乎对牧原更有信心。



 

温氏股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10-30)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3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3.14亿股,占流通A股6.51%

综合诊断:温氏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6.2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