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齐聚“国资大讲坛” 共论“AI赋能未来城市”
2021-10-15 20:10:45
描述
大咖齐聚“国资大讲坛” 共论“AI赋能未来城市”。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活动,“国资大讲坛”于10月14日举办“AI赋能未来城市”主题活动,邀请中国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国资国企的高质量发展,作为服务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重要活动,“国资大讲坛”于10月14日举办“AI赋能未来城市”主题活动,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以及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仪电集团、万达信息(300168)、百度以及上海宽创国际等产学研各界代表,共同就“未来城市”的新特色、新格局、新动能展开热烈讨论。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国资国企正在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力量

  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院长罗新宇在致辞中表示,随着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推进,城市国资面临巨大的转型。城市作为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国有资产规模较大,在承担服务城市功能的同时,还承担着城市产业引领带动功能。城市国企正在从投资开发转向城市的运营服务、产业组织,打造城市的综合服务商和产业组织商。这是“未来城市”国企的发展和转型方向。

  罗新宇表示,打造数字驱动的未来城市,既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国企新的使命担当;从智慧园区到数字社区、再到智慧城市,从智慧出行到智慧能源、再到智慧治理,从城市发展到城市治理,既赋予了国企新的责任,又为区域发展提供了新动能。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在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大有作为

  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总裁张凤明在致辞中表示,数字化转型正在从经济领域向社会治理、政府治理全方位迈进。“十四五”规划期间,上海市特别提出了很多应用。在城市建设中,人工智能、数字化技术等前沿科技将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张凤明表示,早在2010年,移动支付刚刚“上岗”,4G概念尚在普及,上海就提出了“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如今,上海已成为全国5G基站部署头部城市,第一个提出建设智慧政府,实行“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上海率先打造了数字化转型的发令枪,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已积累众多成功案例。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AI赋能城市成为高级智慧生命体

  吴志强院士表示,现代城市具备经济产业功能,这是其区分于传统城市的重要特征。只有具备了经济产业功能,城市才将有大规模的人口集聚,才会产生企业活动以及资本流动。

  谈到未来城市的具体特征,吴志强院士认为,首先必须明确,城市是个生命体,而且是高级智慧生命体,AI城市通过统盘城市各方信息的联动学习,使城市从低级生命体成为高级智慧生命体。主脑、分脑、副脑和末脑组成立体分布、中心-边缘的城市众脑决策系统。此外,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还应该紧紧抓住应用,通过智慧医疗、教育、养老等应用来引领AI技术的发展。

  吴院士还提出,今天的成都、杭州、深圳汇聚了大规模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决定着整个城市未来的创新能力,这种内生性的能力与知识、创新性紧密相关,也决定着城市的未来。

  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王兆进:进一步向全国推广智慧城市的“上海模式”

  提及上海的智慧城市应用,“随申码”“市民云”“一网通办”都是典型案例,其背后的建设者和运营商正是万达信息。

  万达信息高级副总裁王兆进表示,从成立之初,万达信息就以“让信息化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为宗旨。从万达信息的自身经验出发,王兆进建议,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不能够穿新鞋走老路,要有整个城市一体化的思维,不能陷入“唯技术论”;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要扎实做好技术的综合应用研究,考虑到线上线下(300959)的深度融合,也要考虑到“技术+管理”的共同支撑;要重视以人为本、数据驱动和长效运营。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万达信息“市民云”已签约包括上海、海口、成都、长沙、柳州、驻马店等在内的25个城市;截至今年9月,“市民云”全国服务用户数突破1亿,在多地实现“就医一件事”“出生一件事”“一码通城”“多城联动”等创新应用场景。“我们希望把上海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经验打包成为‘上海模式’,进一步向全国推广,为全国以及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一些模板和案例。”王兆进说。

  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应用开发部部长贝聿运:用大数据夯实城市数字新底座

  贝聿运表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数字蝶变”引起的“城市蝶变”,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创造性地解决现在城市治理和发展中遇到的难点问题。“我们会更加聚焦于数据驱动和场景应用,全面加快构筑数据新要素体系、数字新技术体系,夯实智慧城市建设的数字新底座。用大数据所蕴含的最大能量,全方位赋能城市数字化转型,加快城市的优化迭代。”

  上海仪电集团智慧城市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正伟: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陈正伟表示,上海仪电作为上海市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先后中标并落地建设了上海市电子政务云IaaS平台、上海市政务云PaaS平台、上海市大数据资源(DaaS)平台、各个区级大数据DaaS平台及“两张网”SaaS平台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并肩负起上海市大数据运营的总集成商与总服务商重任,先后承担了“随申码”等专项任务的数据治理、数据管理和数据安全等工作。在上述城市数字化转型推进过程中,上海仪电与阿里、华为、百度、万达信息、奇安信等行业龙头密切合作,共同打造上海市智慧城市产业生态圈,引领行业发展。

  陈正伟提出,数据是AI的基础。作为上海人工智能发展联盟理事长、上海市人工智能协会会长单位、上海市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单位,上海仪电基于全面的数字化能力,正在大力推广面向数字治理、数字经济和数字生活场景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来看,数据现在是重中之重。从技术上来看,数据的应用涉及采集、归集、治理、安全、共享、开放等多个领域,目前,上海市在数据标准化建设方面已经进行了前瞻性的准备,包括即将成立长三角的数据标准化委员会等,希望借此加快数据归集、提升数据质量、开展数据运营,上海仪电也将深度参与其中。

  百度智慧城市事业部解决方案总监匡晓烜:AI是智慧城市领域的引领性技术

  匡晓烜提出,智慧城市是数字化技术非常集中应用的一个领域,大家熟知的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技术都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很多应用。近几年来,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智慧城市领域一项最具引领性的技术。

  “从技术之间的相关性来看,5G是人工智能的网络基础,云计算是人工智能的硬件基础,大数据是人工智能的原材料,区块链为数据可信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所以,人工智能在新一代数字技术中是具有引领性的。”匡晓烜表示,上海把人工智能产业作为三大龙头产业之首,是极具远见的。

  上海宽创国际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东:塑造城市的个性IP

  张东认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强调城市治理的同时,对于城市文化IP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也应有所重视。城市IP的关键是城市情感和市民记忆,通过AI的技术手段塑造出一个个独特的城市IP。AI的本质是个性化数据集合,用AI就是挖掘、记录和分析每个市民、社区,园区的精神和物理上的变迁,汇聚为每个城市的独特文化IP,未来和过去不能断裂,记忆和情感不断延续,更好的延续和进步是未来城市的核心。

  圆桌对话主持人: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终身教授曾刚

  据悉,2018年5月起,“国资大讲坛”系列活动开始举办。每期邀请一位大咖登台主讲,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三期。本期讲坛由上海国有资本运营研究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联合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共同举办,同时也得到了宁波银行上海分行、绿地控股(600606)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万达信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10-15)


● 短期趋势:前期的强势行情已经结束,投资者及时卖出股票为为宜。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01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4.84亿股,占流通A股40.78%

综合诊断:万达信息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2.75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