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晚间,花样年控股在港交所公告称,本金总额为5亿美元2021年到期的7.375%优先票据剩余未偿还本金约为2.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亿元),根据规管2021年票据的契约,上述票据的所有未偿还本金均于2021年10月4日到期。花样年控股并未在该日付款。
此外,该公司发布了一则停牌公告表示,公司股份于2021年9月29日上午9时起在港交所短暂停止买卖,直至另行通知。
违约前后,透露着诡异的气氛
并不在于言之凿凿的“已备好兑付现金”,毕竟就算是老板说出的话,几个月时间里,形势也可能恶化到无法接受。
诡异集中在花样年貌似最后的努力,将旗下物业平台彩生活(01778.HK)的核心资产,作价33亿元出售碧桂园服务(06098.HK)。
这一宗江湖救急的交易,对外公布已经10天了,仍然疑点重重,使得投资者一头雾水。
1、彩生活为何不公告?
花样年持有彩生活66.96%的股权,但彩生活是独立上市平台。此次出售的核心资产的净资产值为5亿元,超过彩生活最近一期总净资产的10%,根据交易所规定,这是一次必须公告披露的交易。
奇怪的是,主动公布此次交易的却是买方碧桂园服务。9月28日深夜,碧桂园服务公告,于当日收盘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
9月29日早盘前,彩生活公告停牌,至今仍未发布关于交易的任何信息。
2、卖了哪些资产?
有关交易所有的信息,都来自碧桂园服务的公告。
此次交易在香港进行,买方是碧桂园物业香港,卖方是彩生活服务,交易标的是“邻里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00%股权”,这是一家在开曼注册的彩生活全资附属公司
碧桂园服务要求,在指定时间内,邻里乐控股必须直接或间接持有核心资产公司100%股权,这些核心资产公司包括:万象美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万达物业)、吉林省长白山旅游度假区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开元国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开际商业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市万象美住宅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石家庄花胥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万象美信合大湖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3、钱到底付了没?
33亿元的交易价格分三期支付,第一期23亿元,在完成一系列标的公司的股权质押,以及移交万象美物业和开元国际的执照和印章后支付;第二期7亿元,第三期3亿元。
从支付期限结构来看,这是一宗十万火急的买卖,约等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第一期就拿到了70%的交易款,也直接交出了质押、执照和印章等产权关键物品。碧桂园服务的公告还无意间透露,其已经支付第一期代价23亿元,正在办理股份转让的登记手续,并与彩生活洽谈将违约的7亿元贷款,作为第二期股权转让协议代价。
也就是说,在9月28日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后,彩生活已经拿到23亿元股权转让款,以及7亿元临时贷款。
Bloomberg文章:打开潘多拉魔盒
它本可以偿还这笔票据,但却选择了不付。后果便是,它打开了藏污纳垢的金融潘多拉盒子。
从理论上讲,花样年应该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2.06亿美元的资金,和身陷重大流动性危机的恒大不同。截至6月底,花样年坐拥270亿元人民币(42亿美元)。一位出席电话会的投资者透露,8月下旬该公司还声称在控股公司层面就持有约100亿元人民币。9月月,该公司回购了价值600万美元的债券,在公开市场操作后称“流动性良好”。
花样年华在剥离资产方面也取得了一些成功。上周,中国最大房地产开发商所有的碧桂园服务同意以33亿元人民币收购其物管子公司。当时,花样年本月偿付的能力从未受到质疑。
未付2.06亿美元债券的同一天,该公司又撕毁了另一份合同。就碧桂园的收购交易,花样年9月30日收到一笔7亿元人民币的短期过桥贷款。花样年有这笔钱,但却决定在周一到期时不予偿还。
发家书
10月8日,花样年创始人曾宝宝向花样年全体员工发 " 家书 ",原文如下:
9 月 29 日凌晨,公司遭遇 " 黑天鹅 " 事件,标普突然大幅下调公司评级,致使公司境内外融资交叉严重受限,流动性出现阶段性紧张。
第一时间,我与公司管理层就此问题成立专项小组,试图以最大努力走出困境,然而问题仍未得到及时解决,致使公司未能在 10 月 4 日如期支付到期美元债。
事情来了,不逃避;遇到问题,去解决。此为无惧。
没有为各位守好抵御严寒的屏障,对不住 ! 但花样年绝不躺平,这是我和公司管理层的态度,也是每一位花花对业主、对合作伙伴及投资人的承诺。
花样年经历 23 年发展,见证行业几度起伏,更大的风雨都咬牙度过,靠的就是把巨浪当弄潮的勇气、见山劈山的定力、以及风浪冲刷后更加闪光的产品。此为有趣、有味、有料,花样创造价值。
目前,公司管理层正积极与政府部门、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伙伴诚恳磋商,力争控制和消弭风险,早日走出流动性困境。恳请大家给予公司时间与信任。
只有你们坚定,花样年才能更加坚定,实现保项目高品质交付保公司正常运营,此为花样年的底线。
花样年是梅花,数九寒冬也能支棱,旺盛。花样年是蝴蝶兰,大风大雨里也淡定,常新。花样年是野草,寒冬过后,春风吹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