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书,无法战胜股市
我真的认为,看再多书也无法战胜股市。
投资的书、经济学的书多如天上繁星,但全都是马后炮。
好比经济学的教科书都会写到「利率上升,股价就会下跌」,这是因为利率一旦上升,对于投资人而言,债券的投资价值会相对提升,导致股票的价值下跌。
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有时候利率上升,股价也会跟着上涨,出现与经济理论南辕北辙的结果,让人以为「这本教科书都是骗人的」。
景气好的时候,企业会一直突破营收新高,于是重视业绩的投资人都会想买这些股票,这时就算日银或联准会(联邦准备委员会,美国的中央银行体系)调升利率,股价也会持续走高,一涨再涨,直到创下史上新高,再一口气爆跌。大概是大型基金或投资银行认为投资股票的获利不如投资债券,所以瞬间以千亿圆的单位抛售股票,把资金移向债券。
因此,书上虽然写「利率上升,股价就会下跌」,但实际上不见得能顺利的从股票换到债券。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的策略是「采取随时都能全身而退的买法」。不要建立太大的部位,只要觉得风向有点不对劲,就马上卖掉,换成现金。
然后报章杂志上又会出现「有鉴于过去历史,调升利率的时候股价虽然会上涨,但稍后就会急跌」的报导,这样的论述一旦广为人知,市场便会做出相应的举动,于是又再度导致理论失灵。
要是能捕捉到市场上的第一只泥鳅,肯定美味绝伦,但是要靠自己的理解去抓到这只泥鳅非常困难。
由此可知,或许锁定第二只泥鳅比较好,例如在调升利率的时候买进期货,同时也要购买比现值便宜一千圆以上的选择权(这么做等于是多加一层保障,可减少股价暴跌时的损失)。
然而,只要愈来愈多人知道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就不再好用了。
市场倾向于规避风险,一旦有过两次暴跌的印象,第三次就会提高警觉,采取相反的行动。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怎么想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