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晚间,圣湘生物(688289)披露上市后首份年报。公司全年实现营收47.63亿元,同比增长1204%;归母净利润26.17亿元,同比增长6528%;基本每股收益7.01元,同比增长6273%。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75元(含税)。上市以来,公司已累计派发现金红利达4.5亿元。
对于2020年业绩表现,圣湘生物表示,疫情带动了行业景气度提升,公司新冠检测试剂仪器销售旺盛,国际市场打开,为非新冠产品出口占得了先机;同时,获得的超高利润也为公司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创新研发助力成长
公告显示,2020年,公司仪器总发货量达到6122台,是公司从2008年成立到2019年的发货量总和的近6倍。仪器销售及装机增长进一步带动公司全线试剂的增量销售,加速提升全线产品市场占有率。试剂作为最大“功臣”,贡献38.8亿元业绩。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圣湘生物研发投入持续加强,研发费用达到8277万元,同比增长112.4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研发人员313人,占公司总人数的34.36%,为公司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新获国内外产品注册准入100个,其中境外注册准入90个;新增授权专利33项;参与制定国内外行业标准6项,其中国际标准1项,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与此同时,公司产品阵营日益丰富,成为公司业绩持续增厚的基石。
2021年3月28日,圣湘生物发布战略新品――六项呼吸道病原体核酸检测试剂。该产品能一次鉴别临床最常见的六种病原体,精准快速确诊相关呼吸道疾病,指导临床诊疗用药,防范抗生素滥用,还可有效解决临床普遍存在的混合感染问题,显著提高诊疗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早在7年前,圣湘生物便开始布局当前被誉为核酸检测下一个“风口”的呼吸道领域,目前在这一领域储备了呼吸道七联检、新冠甲乙流三联检等30多种产品,搭建了全自动、半自动、移动分子诊断、液相芯片、二代测序等系列技术平台,形成了全场景化检测整体解决方案。
截至报告期末,圣湘生物研发了传染病防控、癌症防控、妇幼健康、血液筛查、慢病管理、突发疫情防控等领域的一系列性能优秀的产品400余种,可提供各类检测服务2200余项。同时,公司在研项目中,已有9个产品正在国内注册审评,8个产品处于临床研究阶段,60余个产品正在研发阶段。
境外销售占比过半
报告期内,公司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新冠甲乙流核酸检测试剂、全自动核酸提取仪、POCT等多个产品分别先后获得了欧盟CE认证及美国FDA认证。随着公司核心产品陆续拿到“准入证”,公司国际化步伐大幅提速,产品也有望在未来接力核酸检测试剂在海外的销售,为公司持续输出利润。
报告显示,2020年,圣湘生物全球七大区域中心布局加速推进,海外的销售渠道进一步完善,圣湘生物客户数已由2019年的40多个国家,快速发展到近16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营业收入占比达53.49%,欧洲市场已成为其境外业绩最大贡献区域。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12月,公司上海产业园开工建设;2021年1月,圣湘生物通过收购杭州海兴全资子公司湖南海兴100%股权,获得湖南海兴持有的地块及物业所有权,打造长沙新产业(300832)园。
公司表示,随着上海产业园和长沙新产业园加速建设,公司产能有望提升,未来发展空间得到拓展,国际化也会进一步提速。
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基因技术已被国家列为七大科技前沿攻关领域之一,并被列为国家重点谋划布局的未来产业。
圣湘生物对此表示,未来,将围绕完善分子诊断应用普适化、全场景化生态圈,加强平台型企业打造,加速从B端向C端突破,推动基因科技“人人可及”,并全面推进公司全线产品进入60个重点国家疾病防控和公共卫生体系。同时,在资本的助力下,深化延伸公司产业链布局,整合全球范围内的产业链前沿技术和产品,提升外延增长能力。
圣湘生物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3-29)● 短期趋势:该股进入多头行情中,股价短线上涨概率较大。
● 中期趋势:正处于反弹阶段。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05万股,占流通A股0.4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99.3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正处于反弹阶段,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