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外资抄底内资”,“内资弃,外资取”的戏码一直上演,因投资理念、投资视野、资金来源、考核标准等差异,内资外资表现出不同的选股风格。往往外资更偏向左侧、内资更偏向右侧;外资以长期投资、价值投资为主,从长期来看其买卖股票选择的位置比较准。万达信息(300168)一则调研记录似乎又出现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3月11日,一众外资机构对万达信息进行了调研。翻开万达信息走势图,从去年8月30.5元高点后一直回落中,近几日有所放量下跌,截止3月11日收盘价15.01元。近日的放量是否为机构卖出?外资是否又来抄底呢?
外资择股的思路看重商业价值+投资价值,即商业模式要好,估值有上升空间。对比这一标准看看万达信息:1、中国人寿(601628)入主后,消除了公司经营危机和诸多不确定性,并使公司由原来的软件企业向互联网健康服务型企业转变;公司由软件赛道向融合“医疗+健康+科技+保险”的健康管理赛道切换;2、新万达信息新的商业模式在A股仅此一家,在港股有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相似,它们的市值到达1000亿和3000亿规模,刚刚起步的万达信息只有180亿市值。
解读外资关注万达信息的问题,重点放在万达信息与国寿的协同、公司三医信息化的先发优势和整合为后续发展支持能力、市民云和健康云的变现能力、蛮牛健康与平安好医生的差异等。那么万达信息是否具有吸引外资机构青睐的实力呢?
看点一,万达信息与中国人寿
万达信息是中国人寿第一家战略投资的A股,中国人寿已经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建立了具有国寿身影的管理团队,承诺下43亿的合同,并且欲谋求更高的持股比例。可见中国人寿不是来万达信息打酱油的。中国人寿也在多个场合表示万达信息对于整个集团的战略意义。老万达信息的技术优势和在三医信息化、政府政务信息化积累的通道和数据,与中国人寿谋求“科技国寿”,加强保险业务竞争力的诉求相得益彰。所以,中国人寿入主后的第一个创新业务就是承载两家优势的“蛮牛健康APP”,虽然与背后几亿流量背书相比,蛮牛健康目前注册用户刚过300万,但是作为一个刚刚运营几个月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成绩已经让很多同业咽口水了。
万达信息之于中国人寿,中国人寿之于万达信息都已经密不可分,相互成全。大方向已成,以后内协的订单速度、导流速度、融资速度等都是末节。双方的配合的速度只影响投资者的投资节奏,不改变方向。
看点二,万达信息的业务能力
调研记录显示,万达信息业务上有颇多亮点。
1、技术优势
公司是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也是2004 年全国首家整体通过CMMI5(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最高等级)认证的企业,截止到2019年,中国大陆通过CMMI5 的企业只有343家。万达信息拥有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和运营维护三项最高等级。最近又获得了ITSS(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一级,也是国内运维服务能力成熟度最高等级。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拥有1500 余项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和软件著作权、34 项国内外专利技术。
2、完整的系统、庞大的数据、覆盖8亿人群
如公司在回答与平安好医生差异差异时表述“蛮牛是基于万达信息医疗行业经验的。相比平安好医生自建医生团队、从头积累医疗数据,我们有行业基础和数据基础。”再如公司回答与医渡竞争比较时表述“不是直接竞争关系。他们在医疗大数据的细分市场是做的比较好的。万达信息在医疗信息化技术方面深耕20 多年,在医保、医疗、医药方面拥有深厚的行业经验和历史积累。我们在90年代就开始做医保,在SARS 之后我们就开始进入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和医疗区域信息化系统。我们把传统医院内部的系统打通为医院和医院之间共享的信息系统,实现了医疗机构的互联互通互认,所以在整个三医领域我们会更加全面。”万达信息在三医领域搭建、整合系统的能力和已经构建的系统都让公司处于较高的竞争起点。
万达信息创建和运营的公共服务平台服务用户8亿。公司打造的“市民云”“健康云”堪称国民级入口,目前“市民云APP”落地20个大中城市,注册用户7000多万。打造的上海“市民云”成为全国首个千万级政府公共服务类APP。
如何将上述能力转换为商业能力,万达信息已经有一些做法,如在医卫板块和金融机构有密切合作。2020 年,公司在上海做了医疗服务“一件事”。能够实现上海医保患者在手机上实现医保费用支付,通过信用卡和银行账户支付,实现无需窗口支付,实现直接就医。解决了就医烦痛点。公司和商业保险公司有进一步合作,近期可能上线一个系统,将医保、商保支付和个人支付全部打通,形成就医环节中银行、保险公司、医保完整的支付链条。未来公司也将会在市民云/随申办平台上,和商保公司商讨开发符合中国医保规则的健康险产品。公司还与银行进行信用快贷合作等。对于如何合规、用好的体验来消化庞大的数据,投资者可以给万达信息和中国人寿一些时间,公司已经在路上,消化能力会越来越强。
看点三,万达信息的估值
影响万达信息估值的要素:首先,公司的业务能力明显改善,但历史问题拖累公司2020年业绩处于亏损状态。公司与中国人寿的协同还需要磨合。2021年是否为历史画上完整的句号?一季报将至,是观察公司业绩的重要窗口期;其次,公司将资源变现需要时间,时间越短估值越高;变现能力可从财务数据、客户数据、商业模式丰富、供应链完整性等几个维度考量,这比较符合互联网企业的特点。第三,短期内中国人寿定增事项成为扰动因素。因交易所对于中国人寿战略投资者身份认定存在重大疑虑,反复问询论证,原本看似简单的定增剧情或许反转。股民就此在互动易、股吧等平台频频讨论。与此同时,二级市场出现放量下跌的走势。第四,港股中与万达信息有相似性的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获得机构投资者的高度看好,中国健康管理市场万亿规模才刚刚起步,布局这些公司就是在抢跑未来。
对于万达信息的估值是短期放大镜看,还是远期望远镜看,不同人有不同的答案。正如一位股民发出的灵魂拷问,“定增黄了会拖垮公司本质吗?改为询价定增还是引进了投资者比中国人寿一家搞可能更有前景。”外资是否再现“人弃我取”还需拭目以待。历史反复上演,这次和过去也许没什么不同。
万达信息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3-14)● 短期趋势:极度弱势行情中,投资者可暂时观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521.96万股,占流通A股0.44%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5.0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