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银行再被罚 信贷资金“顶风作案”违规入“两市”
2021-03-02 14:10:15
描述
平安银行再被罚 信贷资金“顶风作案”违规入“两市”。极客网·极客观察3月2日(文/水木)严控经营贷、信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源头是管住银行,为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并发文规范各类贷款资金用途,然而在强监管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极客网·极客观察3月2日(文/水木)严控经营贷、信贷等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源头是管住银行,为此监管部门三令五申并发文规范各类贷款资金用途,然而在强监管之下,仍有部分银行机构置若罔闻“顶风作案”。

  3月1日银保监会公布的处罚信息显示,平安银行(000001)台州分行因触犯多条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79万元。

  其中涉及违规具体事实包括:平安银行台州分行贷款资金转结构性存款,为办理贷款提供质押担保;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入股市;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

  春节前,北京银保监局、央行营管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个人经营性贷款管理防范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通知》,关注客户获得经营性贷款借款人资格的时间,审慎发放仅以企业实际控制人身份申请的个人经营性贷款。

  尤其是北京、上海、深圳等楼市热点城市,更是身处于监管的核心地带。并对所有银行机构提出具体要求,严防消费贷、经营贷等违规流入楼市。

  虽然此前,监管部门对银行涉房贷款进行了占比限制,即结合此前的对房地产企业提出的三道红线,以及去年年底央行联合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余额占比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占比两个上限。

  但是划定放贷规模后,个别银行相关资金用途仍在悄悄流入楼市、股市。如果不加以遏制,房产炒作之风不灭。

  毫无疑问,楼市的过度炒作已经成为戕害实体经济等高新技术发展进步的第一“黑手”,而作为银行资金此时如不加紧落实政策、限制资金过渡流入无疑会成为第一“帮凶”。

  为什么严控之下仍有银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呢?其实在银行间也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共识,认为涉房贷款仍然是较为稳健的贷款品种。

  毕竟压缩规模占比之后,以往靠房地产堆积起来的业绩和利润就会有明显的下滑,所以某些银行自然会显得心有不甘,下面的“小动作”也会不断。

  这次平安银行台州分行不仅是因为信贷资金违规入楼市,其实这背后还折射了该行贷后管理的不严谨,针对贷后管理工作不到位,已经不是第一次,几乎成了该行难以疗愈的“顽疾”。

  2020年7月16日,银保监会北京银保监局对平安银行北京分行和刘静也开出罚单,案由是采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二手房按揭首付比例不符合规定,个人贷款业务内控管理存在多项缺陷,以表外资金掩盖表内承兑汇票垫款,以结构化融资提供资金用于缴纳土地出让金,以融资租赁公司为通道违规为县级公立医院融资等,北京银保监局责令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改正,并给予罚没款合计777.22万元的行政处罚;对刘静给予禁止3年内从事银行业工作的行政处罚。

  2020年12月31日,平安银行南京分行因贷款资金用途管控不严,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遭江苏银保监局罚款100万元。

  2020年12月21日,平安银行泰州分行因个人贷款资金被挪用,被泰州银保监局罚款25万元。

  例如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用作他处的现象在平安银行各地分行频频出现,充分说明该行对贷后管理工作的不严谨,只要贷款能够发放,营造出业绩数据,其他便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所以,对于当下个别银行抱有的投机心理和只顾眼前的短视应该放弃,把好楼市调控的“资金关”,积极应对贷款结构调整、运用更加科学谨慎的发展转型思维拓宽对实体产业的支持力度和渠道,坚持长期主义、坚定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多头信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平安银行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3-02)


●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43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46.83亿股,占流通A股75.6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21.4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