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国产替代化 让种猪不再“卡脖子”
2021-02-25 12:10:23
描述
加速国产替代化 让种猪不再“卡脖子”。本报记者赵学毅见习记者曹琦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其中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本报记者赵学毅见习记者曹琦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文件强调要“打好种业翻身仗”,其中就包括“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当前,中国的原种猪很多是靠进口,要改变这一格局必须加速国产化,解决长期以来的种猪“卡脖子”问题。“国外‘杜长大’进入我国并逐步替代本土种猪已经有近四十年,2010年后个别优势品种有逐步恢复的趋势,但本土猪种几近灭绝。严格来讲,‘杜长大’与本地种猪杂交一直做得很好,可以说种猪国产化已经部分实现,但完全达到本土猪种恢复则任重道远。”东北农业大学经管学院教授王刚毅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目前,中国猪肉市场上主要是“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等外三元猪,它们都是选用外来品种杂交而成。洋种猪具有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产仔数多等特点,其瘦肉率可达60%以上,从出生到出栏只需要6个月左右即可达到100公斤,带来的经济效益较高,因而备受国人青睐。

  数据显示,我国饲养的外三元猪比例在70%以上。去年开始,国内养猪企业“大手笔”从国外引进种猪的消息层出不穷,导致“种猪芯片论”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例如正邦科技(002157),去年全年的引种计划是10000头。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补齐生猪产业的短板,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增加猪肉供应保障能力,正邦科技不断强化责任担当,立足当前稳产保供,着眼打造全球最优秀的种猪公司,通过2020年引进10000头国外种猪,将全球最著名的加系、美系、丹系、法系、英系种猪品种‘收入囊中’丰富种猪基因资源,改善中国种猪遗传性能,打造有公司特色的商品猪配套体系。”

  公开资料显示,正邦科技预计2021年6月之前继续引种,累计引种将超过10000头。如此一来,公司将成为国内引种规模最大的企业,且本次引种结束后,基本不需再向国外引种,能够满足350万头种猪群的更新替换需求。

  在生猪全产业链中,种猪的质量和数量则直接影响到生猪出栏量,进而对市场猪肉价格起到决定性因素。从目前来看,我国种猪主要从法国、丹麦、英国、加拿大等国进口。据统计,去年以来,中国种猪进口量显著上升,截至2020年12月17日,全国引入种猪数量高达22091头,创历史新高。

  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从2019年末开始,国内种猪市场整体缓慢复苏。预计2023年,中国种猪市场规模将达到689亿元。而要突破生猪育种的技术瓶颈,根本在于提升生猪育种效率,让引进种猪进入“引种-适应-改良-提高”的良性循环。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目前种猪行业原种市场已基本依赖进口的情况下,应该在父母代和商品代市场以强有力的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来引导,结合行业需求与技术支持来推动这一细分种业市场与行业的发展。通过产业政策、行业政策与科技创新政策来综合引导行业发掘传统特色与地域特色猪种进行商品化培育和繁育,让本土种猪市场成为一个有利可图的市场,这才是解决本土猪种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方向。

  (编辑张明富上官梦露)



 

正邦科技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1-02-25)


●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上涨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431.80万股,占流通A股3.2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7.64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多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上涨趋势。该股最近有重大利好消息,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良好,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