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股,有机会!
2021-02-20 09:17:41
描述
最近几年来,很多人包括一些国际大行及普华永道这样的机构,一直预测中国银行的坏账会很高,有的甚至预测实际坏账率8%以上。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甚至一些在银行工作的高管,都有不少担心银行坏账,看空银行的。 实际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最近几年来,很多人包括一些国际大行及普华永道这样的机构,一直预测中国银行的坏账会很高,有的甚至预测实际坏账率8%以上。


中国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甚至一些在银行工作的高管,都有不少担心银行坏账,看空银行的。

 

实际上这些人既不懂中国经济,又不懂银行的真正价值及业务情况,也不懂中国在银行贷款的这些公司及个人总体上的真实情况。

 

第一,在中国的环境下,大银行实际上有政府隐性但强有力的资源做保障。

 

虽然名义上银行可以破产,但实际上起码未来十年,中国四大行及任何一家排名前十的商业银行都不可能破产。

 

这意味着这些大银行未来会有源源不断的自由现金流。

 

第二,银行有很深广的护城河,有牌照保护,竞争者的进入门槛很高。

 

银行牌照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到的,很难拿到。

 

第三,银行客户的叛逃成本挺高。

 

比如如果在一家银行已经贷款买了房子,如果换银行的话,需要赎楼,成本会很高。

 

第四,银行实际上的坏账率也远远低于大多数人的预期。随着经济走出谷底,企业盈利增速上升,银行坏账率最高的时段已经过去。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银行为了帮国企解困,曾经全行业几乎资不抵债,但中央政府出手,财政拨款成立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四大行坏账。

 

现在大银行都上市了,公司治理都相当规范。

 

第五,新兴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对银行的冲击也很小,低于大多数人的预期。

 

很多意气风发做互联网金融的公司,没几年就倒了大半,有不少互联网金融公司还成了给银行打工的助贷公司。

 

互联网银行如网商银行、微商银行,受制约的地方很多,起码在未来5年,也在业务上很难超越传统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并且,中国政府还限制互联网银行实体网点数量。

 

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政府意识到互联网巨头搞金融,是有巨大风险和负面影响的事,已经开始出手限制它们了。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就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第六,银行做的是一个比较长久稳定的生意

 

现在什么生意好做?

 

大多数行业都不容易做。很多行业到头来发现,很大程度上是给银行打工的。

 

即便是在2020年,银行业响应国家号召,给实体经济让利,招商银行、平安银行、宁波银行等优秀的银行,在2020年的业绩,都相当不错。

 

随着疫情影响逐渐减弱,在2021年、2022年,银行业的业绩,还会增长,并且,是非常确定的。

 

第七,最重要的一点是,虽然最近两年来涨了一些,但不少银行股仍然是被严重低估的,不少银行股基本是被净资产硬推着股价往上走的,因为每年会赚大量利润,增厚资产,净资产增加了,股价长期看怎么着也会被硬推着上去一点,会涨。

 

股票价格短期看受政策、消息、新闻、投资者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但是长期看,决定股票价格下跌还是上涨的,唯一且根本的因素是:这家公司是否被低估。

 

如果没被低估,反而高估,股价长远看会下跌或者不涨,如果被低估,股价长远看会上涨。

 

不存在严重低估的公司,股价永远不上涨的情况,迟早会上涨,只是时间问题。

 

像弹簧被压缩到极致,再施加更大的力量,也压缩不下去了,再多的利空消息,银行股也跌不下去了,相反,如果压力稍一放松,弹簧就会迅速弹升,银行股就会快速上涨。

 

综合上面所提到的,从前几年,我就认为银行股有价值,被严重低估,估值低的状态终究会得到修复。

 

顺便讲一下,有不少投资股票的人,觉得银行有啥好研究的,业务都是一样的,各家银行都是同质化的。

 

其实深入了解就知道,表面上看来银行是同质化的,但是,实际上各家银行也有差异化,各有特点。

 

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做得好,被称为“零售之王”;

 

宁波银行零售银行业务也做得好,被称为“小招行”;

 

平安银行依托平安集团的资源,零售银行业务最近几年也做得不错;

 

兴业银行前些年同业业务做得好,被称为“同业之王”;

 

民生银行前些年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做得比较猛,现在资产质量一般;

 

建设银行存款占比高,成本低,在流动性收紧的时候,会有负债优势。

 

就上面这段短短的常识,对于懂的人来讲,价值几百万。

 

当然了,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不懂不投,必须是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