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般的好公司,也不能用钻石的价格去买
2021-01-26 13:53:14
描述
一位著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在2015年12月份,谈到对2016年市场的看法和预测时,这么讲:
“对成长股投资来说,永远是必须在高估值时候去买,低估值的时候去卖。
“买5倍的股票,明显没有买50倍以上股票挣钱多挣钱快。我想借此机会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一位著名的公募基金经理在2015年12月份,谈到对2016年市场的看法和预测时,这么讲:

“对成长股投资来说,永远是必须在高估值时候去买,低估值的时候去卖。

“买5倍的股票,明显没有买50倍以上股票挣钱多挣钱快。我想借此机会谈一谈对这些股票高估值的看法,首先明确一点,第一点,很多投资者对于估值看法基本上是停留在一个静态的层面,根据以往的业绩,或者说今年业绩去看一些公司,觉得是100倍、5倍、10倍,实际上我们投资的话投的是未来,是未来现金流轴线。

“估值更多是要考虑这种两年、三年甚至五年之后的估值。大家现在为什么愿意给创业板很多高成长公司100倍以上的估值,因为大家预期通过三五年的成长能把这个估值降到一个合理20倍、30倍的水平,为什么市场包括地产银行就几倍的估值,大家预期他们未来随着他们盈利的恶化,他们的估值会一步一步往上走。”

总起来讲,这位基金经理的观点是,买100倍市盈率的成长股,不用怕估值高,它们未来盈利会增加,估值会降下来;不买几倍市盈率、估值低的银行股和地产股,因为它们未来的盈利会减少,估值会上升。

当时这位基金经理是偏好投资高估的创业板股票的,在之前的3年业绩爆棚,是当时的公募一哥。

而从2016年开始,创业板连续三年大跌,到2018年年底跌幅53.8%。这位公募一哥管理的规模最大的基金产品,到2018年年中净值几近腰斩,这位基金经理黯然离职了。

5年过去了,招商银行涨了217%,海螺水泥涨了202%,万科A涨了57%,创业板只涨了9.6%。

黄金般的好公司,用钻石的价格去买,也是很难获得理想收益的,何况绝大多数公司是平庸的公司。

投资严重高估的股票,长期看很难赚到钱的,这是股市颠扑不破的真理。

股市投资者往往会对新兴事物抱有过高的预期,如前面所提到的那位基金经理“要投资高估值的成长股”的观点,目前又开始在市场中泛起,在严重高估的新兴行业股票和热门股上面,又在重复几年前的故事。

买入高估值股票浮盈不少的投资者,变得更贪婪,他们说服自己,中国要发展新兴产业、中国的某个行业在未来几年会有大发展,某个公司非常优秀,所以,不能用一般的估值方法去衡量,总之,在贪婪情绪的驱使下,他们能找出各种理由,来欺骗自己:这次不一样了。

如约翰·邓普顿所讲,投资里代价最昂贵的一句话是:“这次不一样。”

洛克菲勒曾说,如果你眼前的盛况给你天堂般的感觉,那么接下来等待你的也许就是地狱。

对有些股票投机者来讲,也是这样的,一大段看起来非常美好的时光,接下来一定会是一大段像地狱般难熬的时光。

到那时,众多投资者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才醒悟:这次并没什么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