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先来讲讲P2P圈里的事。
网信在10月21日上线了债转服务商城“有解商城”,看似有解决问题的态度。
说是引入有竞争优势的商品,实则全网销量无几,价格也虚高太多。

一个罗莱家纺四件套要1260元,是否正品先不说,单单价格就比某宝贵几倍。

如果商城的价格出借人能接受,还需要先把债权兑换成同数量的积分,再用积分去购买。
不过,还有一个坑埋在这里。兑换过程是不可逆的,债权兑换成积分后无法再兑换成原来的债权。
开弓没有回头箭。
吃相太难看了,对于出借人来说相当于打骨折退出。
02
最近圈里最大的瓜非51信用卡莫属了,不过现在已经基本风平浪静下来。
由小及大。
反观近两年互联公司被查的原因,主要有两种,一个是涉嫌暴力催收,一个是违规收集用户信息。
暴力催收不用多说,近年来随着扫黑除恶的不断深入,打击套路贷、暴力催收的口号遍布大街小巷。
P2P平台只能文明催收,影响了回款进度,也可能成为平台暴雷的催化剂。
一度衍生出“欠钱的是大爷”、“凭本事借的钱为什么要还”的畸形段子。
暴力催收之后,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也被广泛关注。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针对大数据公司的严查行动源于催收公司拿着被害人定位信息上门催收,借款人被逼到自杀。
从而引发监管部门深入追查大数据公司倒卖个人隐私数据的责任。
今年9月大数据风控平台魔蝎科技、新颜科技等高管被警方带走,同盾科技也身陷爬虫风波。
03
无论是扫黑除恶还是违规收集隐私,追其根源仍然是现金贷、高利贷、套路贷。
这类借款人群大多是一群被传统金融机构抛弃的劣质借款人,到了还款时自然是一拖再拖,平台只能三催四请,然后爆通讯录。
再接着就是用一些手段(爬虫技术等)获知用户住址、工作等信息,进行暴力催收。
有因必有果。
借款人欠债还钱,承受着平台无所不用其极的催收报应;
平台饥不择食不做好风控审核,承受高坏账、老赖的报应。
这背后涉及到违法收集用户信息,涉及到暴力催收,涉及到撸贷黑产业。
恩恩怨怨之下,伤害最大只有我们这群无辜的出借人。
在监管的严厉之下,希望能给那些老赖、撸贷大军致命一击,也希望强压下的平台能找到一条合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