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后市的大盘走向,我认为7大指数将出现分化。前期连续上涨的4个小盘股指数,连续上涨的势头受到了遏制,将陷入震荡盘整;而前期远远落后大盘涨幅的上证综指、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将出现补涨,以实现各指数间的动态平衡。
根据历史经验,在经历外来因素导致的A股大幅波动后,市场往往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和修复,恐高和获利了结情绪势必升温,仍会出现波动或震荡盘整的情形。
从板块和个股看,前期涨幅巨大的芯片概念、5G概念、新能源汽车概念股,市场积累了较丰厚的获利盘,需要震荡洗盘加以整固。但真正有潜力的高科技股,如5G,以及5G上下游产业链、工业互联网、在线教育、芯片、半导体、集成电路、云计算、口罩、防护服、医疗设备、光伏、电网等,在经过整理后,仍将会再度走高。高科技仍然是后市行情的主线,但前提必须是经过充分的调整。
而受益于逆周期调节政策加码的建筑、建材、钢铁、房地产、汽车等板块,将出现一定的补涨!
受益于宏观流动性稳中偏松,“资产荒”将主导股市增量博弈,A股将重回“春生行情”的慢牛节奏。
在春节后行情中,主打高科技的公募基金(尤其是新设立的基金)和私募基金是大赢家。而尽管在元旦后,以及节后首日2月3日指数暴跌7.72%时抄了大底的北上资金,由于没有捕捉到高科技热点、仍在周期性白马股中打转,因而跑输了大盘。但北上资金不会安心于失败,定会联手仓位加码的富时罗素基金,在其主选个股中争取卷土重来。
有人担心,外围股市的暴跌,会使A股春生行情提前结束。我则认为,美股是在持续11年大牛市的高位开跌,而A股11年在原地踏步,上证指数至今仍在14年前的2006年的3000点附近徘徊,何况,现在只有2月份,轻言春生行情结束还为时过早。只要成交量能持续维持在在万亿以上,或万亿左右,行情仍将呈慢牛式上行,结构性个股的机会仍将巨大。直至成交量跌回万亿之下,出现明显萎缩,本轮市场资金轮动的行情,才会进入尾声。
对于后市布局,我认为,科技成长仍是主线。在不利事件冲击下,A股市场韧性十足。一旦防控取得决定性胜利,科技成长股必将再起风云。关键在于:散户大量购买基金,使机构力量大幅强化,成为A股市场“定海神针”。而大量原来不做股票的散户,因被强制居家,成为炒股专业户,加上节后市场空前的赚钱效应,不断引来新增资金,“羊群效应”不断强化。从当前的机构持仓来看,科技成长是新增基金配置的重点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