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上午, 10月份的物价数据发布后,朋友圈就炸锅了——CPI同比上涨3.8%!创下12年以来新高!
这是什么概念呢?
你可以简单粗暴地理解为:你手里的1万块钱,放到1年后,购买力就只相当于现在的9600块钱。
是的,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人还在,钱没了。
但你可别急着哭爹喊娘啊。
老话说的好,年纪轻轻的,别动不动就觉得人生跌入了低谷。其实,未来,你,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不少专家分析,11月份CPI大概率破4%,而到2020年1月份(春节前),CPI很有可能涨破5%,并且接近6%。
最重要的原因,依然是“二师兄”。
10月生猪存栏2.07亿头,能繁母猪2812万头,同比下降48.72%和31.15%,环比下降8.27%和0.81%。
就算现在开始补栏(养猪),考虑到繁殖和生长的时滞,怎么着也得一年时间吧?
更何况,尽管各地政府都在用补贴的方式鼓励养猪,但很多养殖户因为对非洲猪瘟心有余悸,补栏意愿并不是很强烈。
所以,猪价到明年二季度仍有上行压力。
另外一个原因是,2020年春节是1月25日,相比今年(2月16日)早了一个月。
我们都知道,逢年过节,市场对猪肉的需求肯定会大幅增加,从而会推升猪肉上涨。
而去年这个时候还没过年,肉价还没涨。今年提前上涨,肉价的同比增速就会更快(专业术语叫,低基数效应)。
02
有人可能会问:最近,商务部不断扩大猪肉进口,同时投放储备冻猪牛羊肉,能填补猪肉不足吗?
事实是,2018年猪肉进口仅占我国消费量的2.8%。
尽管今年以来,猪肉进口量同比大增,但就算把全球各国可供调剂的猪全都进口到中国,也仅占我国年消费量的7%。
此外,我国储备的冻肉占国内消费量的百分比也不过1%左右。
所以,储备和进口的猪肉,并不能立竿见影地改变我国“缺猪”的现状。
那么,牛羊肉之类的,能否弥补猪肉缺口呢?
答案是,不能。
2018年猪肉的供应和消费量是鸡肉的5倍,牛肉的7倍
在2006-07年和2014-15年的两轮猪价大涨中,鸡肉和牛肉总共也就填补上了猪肉下滑消费量的一半。
更何况,就算牛肉、羊肉、鸡肉能弥补猪肉缺口。
但是,随着市场对牛羊鸡肉的需求增加,它们的价格也会涨啊。
这对CPI的下降并没有什么luan用。
好吧。那么,如果非洲猪瘟的疫苗研发出来,猪死的少了,是不是肉价会降低?
答案是:很难!
非洲猪瘟并不是什么“新物种”。
早在1921年,东非国家肯尼亚就首次确认了非洲猪瘟疫情。此后近百年的时间里,全球无数的国家中枪。
截止目前,尚未有国家在短时间内完全根除该疫情的先例——马耳他3年,海地5年,巴西6年,西班牙、葡萄牙都花了30多年。
而且他们用的全是笨方法——扑杀病猪,而不是疫苗。
当然,现在科技发达了,攻克非瘟疫苗应该不算难事。
今年4月,我国非洲猪瘟疫苗研制的实验室研究工作就取得了首次成功。9月,农业科学院发布,研发的非瘟疫苗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但是,考虑到后续的研制与注册,等真正推向市场,时间或起码在1年以上。
所以,根本没法解决短期猪肉短缺的现状。
还有人提议,既然猪肉不断涨价,把猪肉占CPI的权重调低不就行了吗?

这个图仔细看,会有惊喜
某网红分析师,不是说过嘛——拿掉猪肉,全是通缩。
的确, 10月非食品价格同比只上涨了0.9%,只贡献CPI上涨约0.70个百分点。所以,当前的通胀,更多是“结构性通胀”。
但问题是,猪肉能拿掉吗?
某偏科的学生能说,不算数学,我就是全班第一吗?
总之,短期之内,猪肉价格会涨,CPI还会突破4%,向5%迈进,几乎是无解的。
03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把钱存进银行,买余额宝,买理财吗?
这些只能尽量地抵抗通胀,却无法完全抵消掉4%以上的通胀。
毕竟,以上1年期的理财方式,收益率都很难超过4%。
买房子有用吗?不是说,买房子抗通胀吗?
没用。
我之前在分析过。就算现在0通胀,未来几年买房子不仅不赚钱,还有可能亏钱。
那么买股票,尤其是买猪肉股如何呢?
我之前的确说过:要想喝茅台,那就买茅台股票。要想吃猪肉,就买猪肉股。
但是,猪肉股早在今年上半年就已经有过一波大涨。目前的股价已经基本反映了未来猪肉涨价的预期。
现在买进去,最好的红利期已经过去了。
另外,就股市整体机会而言。
只要CPI不断创新高,那么就会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形成制约。进而会在短期内,制约股市的上涨空间。
难道非逼得咱们去养猪不成?
你以为养猪很容易吗?连昔日的王首富都不敢干的事情,凭啥咱们就能干成?
网络上曾经广为流传通过养猪致富并且买房的故事,也只是美好的愿景而已。
其实,养猪是个资金密集型,且技术密集型的行业。没大的投入,没有几年的养猪经验,不仅最后挣不到钱,还有可能亏大钱。
而且,非洲猪瘟也是个欺软怕硬的主,专挑散户下手。
俄罗斯非瘟十年,散户少了一半。我国爆发的非瘟案例中,90%都集中在散养户和中小型养殖户。
所以,对于当前这种历史性的通胀,通过理财,我们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最后,我只能送给大家一碗鸡汤:无论CPI涨到哪里,“才华”永远能跟得上通胀。
20年前,一个人如果能挣到100万就非常了不起了。再更久之前,万元户就足以仰着头走路了。但是现在,大家的小目标已经变成了1个亿。
可见,有才能的人,无论在哪个年代,都能挣到跟这个时代相匹配的钱。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若非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 。

那就把自己搞得一身才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