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汽车行业正在经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在新能源汽车这条全新的赛道上,燃油车时代的领先者与电动化时代的新创企业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共同打响转型“战役”。
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内最早的创业者与行业的领航者,北汽新能源已连续7年位居全国纯电动汽车销量第一,有力推动了全行业规模的高速增长。
应该说,北汽新能源的成长和壮大历程,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缩影。如今,历经十余年的时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已突破百万,年均复合增速接近90%。在高速起步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进入了调整期,自2019年7月销量开始出现下滑。
产业的调整给越来越多的企业敲醒了警钟。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最早的投身者,北汽新能源主动以变革者的姿态,扛起来行业创新的大旗,不仅率先登陆A股市场,更推出了高端品牌ARCFOX,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别具特色的“蓝谷方案”。
8月25日,汽车评价研究院专家团队走进了北汽蓝谷(600733),共话蓝谷麦格纳的高质量发展脉络,并通过深度试驾和产品品鉴,详解了蓝谷麦格纳高端品牌ARCFOX αT的产品特性。
此次活动的专家团队由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品牌集群主席李庆文,原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对外经济合作组副组长陈林,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专家郭铁成,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李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资深汽车评论家、中德诺浩汽车研究院院长孙勇,中国汽车品牌集群秘书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解树江,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赤东从多角度解析了蓝谷麦格纳的“蓝谷方案” ,给其后续的“由硬件到软件”的创新转型进行建言献策。
蓝谷麦格纳为产业发展提供“第四种模型”
从1885年卡尔·本茨发明第一台现代汽车以来,汽车产业从未像今天一样成为如此多技术变革的交汇点,涉及能源、交通、通信、计算机等诸多行业。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浪潮开启,百年汽车产业正站在大变局、大洗牌的黎明前夜。
作为新能源汽车这条赛道上的领跑者,蓝谷麦格纳生于“变化”之中,更成长于变局之中。在外界看来,历经十余年发展,北汽新能源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快速发展,更引领了行业规模的高速增长,为行业的转型贡献了蓝谷麦格纳的专属方案。
ARCFOX αT
如今,站在全新的起点上,蓝谷麦格纳也在思考在变局中打开新格局。其中,最为核心的转型思路便是推进质量变革,由规模增长转向内涵式增长。也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蓝谷麦格纳高端品牌ARCFOX应运而生。
在本次座谈会中,汽车评价专家团队对ARCFOX的首款量产产品αT进行了试驾体验,并给予较高评价。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宇
北汽新能源党委书记、总经理刘宇表示,ARCFOX是我们这个年轻企业迈向高端的雄心,而这款产品源于蓝谷麦格纳。“蓝谷麦格纳是我们围绕着产业模型做的一个全新的投资公司,对于这个全新的合资公司,北汽方面并未要求绝对控股,而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发挥各自的长处,完善造车品质。”刘宇透露道,蓝谷麦格纳不仅仅要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而是要打造一个世界级的新能源汽车品牌。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12月,北汽蓝谷麦格纳汽车有限公司(简称“蓝谷麦格纳”)正式注册成立,麦格纳与由北汽新能源控股90.2%的卫蓝新能源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按照49:51的股比共同出资。同月,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品牌ARCFOX试生产的首车在蓝谷麦格纳工厂正式下线。
据悉,与传统车企电动化转型模式、新创企业跨界创业以及外资企业和中国品牌合资的模式不同的是,蓝谷麦格纳致力于走出一种不同的路径,打造行业首创的
“第四种模型”。具体来说,蓝谷麦格纳不仅会打造整车,更会向其他的整车厂包括造车新势力等进行共享开发。
北汽新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
北汽新能源党委委员、副总经理,ARCFOX事业部总经理于立国表示,过去的四年时间内,北汽新能源一直在集中思考一件事:即北汽新能源究竟能不能做高端品牌?该如何打造这个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在他看来,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不可能一步走到高端化的。北汽新能源经历了多年发展,不仅在新能源的技术上实现了积累,更集聚了大量的人才,而这些均为北汽新能源的高端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从硬到软” 北汽新能源抓住转型关键点
在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的过程中,车企制胜的关键到底是什么?实际上,随着产业“新四化”转型方向的日渐明晰,这一问题的答案已愈发了然。在汽车产品属性日渐多元化的前提下,汽车俨然发展成为由软件定义的智能移动终端。
近期,行业内关于“软件定义汽车” 话题讨论日渐增多,根据摩根士丹利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到2020年,车辆的硬件价值将占车身价格比例的40%,软件占40%,车辆提供的内容价值占20%。如何提供无形性和不可分离性较高的软性服务,已成为整车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
在此次座谈会中,刘宇也透露了北汽新能源在这方面的思考。他表示,按照规划,下一步蓝谷麦格纳在打造产品的过程中,将“从硬到软”,更加重视在软件层面的研发。基于这样的前提,北汽新能源与华为成立了“1873戴维森创新实验室”。
刘宇表示,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涉猎广泛,尤其是围绕着芯片的系统开发、集成应用、控制器等。北汽新能源非常看中华为的算力,未来双方将围绕三方面强化
蓝谷麦格纳在智能化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产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前瞻布局。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品牌集群主席李庆文
汽车评价研究院院长、中国汽车品牌集群主席李庆文表示,开发传统汽车需要的是发动机一代一代的积累,但智能化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更多的比拼的是软件的实力。目前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特斯拉显然是领先的。但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华为也在加速在智能网联上的研发,尤其是在芯片和中央处理器层面,华为都是非常领先的。北汽新能源与华为牵手进行从硬件到软件的布局,是非常明智的。
在李庆文院长看来,过去一段时间内,北汽新能源作为行业的先行者和主力军,推动了产业政策完善、带动产业链成熟,作为中国品牌,北汽新能源肩负了不少重担,但也更要有信心,树立品牌的自信力。
附专家详细观点:
原机械工业部汽车司副司长、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对外经济合作组副组长陈林:
北汽新能源发展到今天,走过来十余年的历程,已经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聚集了有志于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人才,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我相信北汽新能源会在电动化转型的道路上坚定地走下去,且发展得越来越好。个人建议,北汽新能源在做“十四五”规划或者更长期规划时,可以国际化作为一个主攻方向,甚至成为“无国界”企业,在国际化方面迈出一大步,前景会非常广阔。
原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国投创新董事总经理李钢:
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期,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数字革命。这其中最核心的技术是由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来构成的,这些新技术的迭起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让我们步入智能化的社会。但其实,智能化只是一种表征,数字化才是其真正的内涵。现阶段,汽车的发展趋势已经非常明朗,就是要向数字化转型。
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总经理原诚寅:
个人判断,在全新的竞争环境下,对于中国车企而言,首先要完成观念的转变,把自身作为一个平台,研发的侧重点从硬件向软件、向数字化、向智能化转变。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完成思想的转变,要从封闭的理念转向开放融合,同时要从关注自身的经营状态转向关注客户、关注社会发展。最后,才是从传统车企走向颠覆性创新,完成自我变革,主动走出舒适区。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专家郭铁成:
来到北汽新能源最大的感受是,和几年前相比,北汽新能源的无形资产明显增多,包括在研发、设计、品牌等各方面的积淀。最终,这些无形资产最终都会凝聚在品牌之中。第二个感受是,蓝谷麦格纳在电池技术上、智能化层面进步非常快。第三个感受是,蓝谷麦格纳的理念非常新,敢于对标全球最一流的企业。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
每个中国企业都有一个高端品牌梦,这其中有的品牌走出来了,有的企业选择了放弃,中国车企做高端品牌更是难上加难,但在新四化的全新赛道上,中国车企的高端化还是非常有机会的。首先,从需求的角度来看,当代的消费者是愿意为高端化的产品买单的,对于企业来说,只有以新玩法才能更加吸引到现在的消费者。同时,要想赢得市场,不仅要靠产品力,更要靠一个良好的机制,鼓励创新,鼓励新营销方式。
国家863电动车重大专项动力电池测试中心主任王子冬:
如何理解车辆电动化很重要,从定义、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到后市场、能量补充、储能系统等等,这些对于传统车企来说都是全新的,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通过驾驶蓝谷麦格纳ARCFOX的产品,会发现这款车真的很不错,甚至不比特斯拉差。根据预测,未来的4-5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一波换购潮,建议蓝谷麦格纳抓住这次机会,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规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国家乘用车自动变速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徐向阳:
北汽新能源这两年有两个显著变化,一是致力于高端化,二是努力发展智能网联化转型。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品牌有独特的理解,他们不再崇洋媚外,而是对中国品牌非常自信。这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是很好的崛起机遇。具体到ARCFOX这个高端品牌上,我们认为有几点值得称赞的,一是我们从硬件到软件,两手都在抓;而是我们在一个像全新的汽车平台,而这个平台是开源的,这就可以带来无限的想象空间。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的造车视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瞄准了国内的高端市场,更要走向世界。我坚信以我们现有的优势,ARCFOX具备成为全球的知名品牌的条件和能力。
资深汽车评论家、中德诺浩汽车研究院院长孙勇:
十年的时间,北汽新能源见证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历程,今天听了ARCFOX品牌的介绍,我感到很振奋,这充分说明中国的汽车电动化时代真的来临了。在此,有几点小建议,其一是加强企业的管理层个人IP打造;其二是打造品牌的示范店;其三是策划试驾营,吸引到更多的粉丝群体,以更好的维护和吸纳用户。
中国汽车品牌集群秘书长、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副秘书长解树江:
我觉得中国汽车市场急需一个中国高端品牌的诞生,而北汽新能源具备打造高端品牌的基本件和必要优势。首先,北汽新能源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有强大的产品力和完善的产品体系,ARCFOX便是重要的代表;其次北汽新能源在市场上的占有率足够高,连续七年销量第一,这将为北汽新能源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重要的是,蓝谷麦格纳拥有开放的理念、开放的平台和开放的生态,敢于直面问题,同时整个团队又把创新能力作为前进的根本源泉。在此,个人建议蓝谷麦格纳需建立与品牌相适应的体系,并坚定自身在品牌方面的自信心。
中国汽车企业创新“安亭指数”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创新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赤东:
北汽新能源的发展是立足于市场的,且引领了行业的发展。现在汽车行业的转型趋势非常明显,而北汽新能源非常善于把握政策动向,每一步都踩在了节点上。目前全球的高端电动车市场仍然是相对空白的,北汽新能源恰好可以抓住机遇,抢占新的制高点。对于蓝谷麦格纳来说,目前最主要的布局就是不断进行创新尝试,发挥自己的优势。
北汽蓝谷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8-26)●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有加速下跌的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5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4.85万股,占流通A股0.07%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69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并且有加速下跌的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