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从业以来,首次听闻汽车原地爆炸!
8月20日,福建三明市一辆北汽新能源EX360先冒烟后爆炸的视频在网上刷屏传播,引发关注。
据热传的两条视频显示,冒烟后发生爆炸事故的车辆是北汽新能源EX360。该车停靠于某充电站中,先是车身周围浓烟滚滚,随后,就在消防人员持续向车辆射水时,该车突然爆炸,车门被炸飞,车辆解体同时炸穿充电站顶棚。
视频显示,爆炸发生时,车辆周围伴有明火;随后,包括车门、后备箱盖等零部件散落一地,车辆严重损毁之余,还殃及充电站顶棚。
讲真,这是编辑从业以来首次见识汽车原地爆炸。
爆炸可能已经影响到人员、车辆安全。视频显示,消防人员实施救援时,涉事车辆周围的其他车已被撤离,甚至消防人员也后退至围墙后射水为车辆降温。
有媒体报道称,起烟时该车正在充电。
截止目前,北汽方面尚未发布自燃车辆的进一步消息。北汽新能源负责公关事务的高级市场经理接受媒体采访表示:“具体情况还不太清楚。”
风冷电池或成爆炸的罪魁祸首!
爆炸后,采访了业内专业人士,他认为:“落后的电池风冷散热技术可能间接导致了北汽EX360发生事故”
他认为,事发时车辆处于充电状态,电池包热量逐渐积累,如果此时电池过充,电池包就有可能因温度过高而产生气体进而引发自燃或者爆炸。因为风冷散热能力弱,速度慢,温控精度差可能间接导致了事故发生。
为了提升电动车安全性能,从2019年后半季开始,新上市的车型(BMS温控水冷散热)就完全撇弃了风冷散热的车型,包括比北汽EX360更便宜的A0级别电动车。
资料显示,涉事的北汽新能源EX360车型搭载了孚能科技但不限于孚能科技生产的48.1度三元锂电池。而且北汽新能源EX360的电池包不具有冷却管路,冷却方式为自然风冷。
要知道,北汽EX360已上市出售许久,在市场上有不小的用户群体。后期如果证实事故原因系电池风冷散热所致,那如何让保证这些车主的用车安全,将会是一大难题。
除了自燃事件之外,北汽新能源还面临着更大的困难!
B端市场萎缩,销量急剧下滑。
北汽蓝谷(600733)证券部一名工作人员透露,2019年15.06万辆销量中,约70%是对公,剩下的30%是私人买主。如2019年北汽新能源EU5系列,全年9万多辆的销量中,有7万多辆是对公销售。
北汽新能源快速扩张之际依靠网约车、出租车市场实现走量,从而做到国内第一,但如今这部分市场已经饱和,而北汽新能源在个人终端的销售占比很小,转向C端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数据显示, 7月,北汽新能源销也同比下滑84%,最后只卖出去了2009辆;1-7月累计销量为16709辆,同比下滑78.49%。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全国新能源车市在经历“12连跌”后,迎来久违的正增长。中汽协数据显示,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
在大部分车企实现触底反弹下,北汽新能源跌幅破八成。乘联会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显示,北汽新能源的王牌车系已跌出榜单,不敌新势力造车蔚来等。
如果销量短期下滑还可以用新的车型弥补,那留给消费者的不好产品印象就直接给判了死刑。
北汽新能源是最早进入中国新能源市场的车企之一,其占用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却没有打造出差异化优势,让无数消费者惋惜。更有消费者称:“中国市场上没有人需要北汽新能源。”
获得消费者认可是北汽新能源打开C端的必经之路。可路还没开始走,就已经被堵得死死的了。
写在最后:
安全是汽车工业的底裤,自燃对于一个汽车品牌影响巨大,因此小鹏、理想,蔚来等等在发生自燃时都非常重视。车企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关心帮助车主处理问题,随后均能迅速在官方渠道发布声明,向公众交代事故基本信息以及初步调查结果。
再看看北汽新能源,车都炸了,还未回应。
北汽蓝谷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8-23)●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有加速趋势。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2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17.24万股,占流通A股0.0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87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有加速趋势。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不佳,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长期投资价值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