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鹤
在各行各业逐步恢复正常经营秩序背后,如何抓紧下半年的产业机会,稳健经营给予投资者回报,成了两市公司共同关注的话题。
“充分利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相关政策(如社保费用的减免、缓缴等),降低成本、减轻企业资金压力;按照全年计划(即生产商品煤780万吨,其中精煤370万吨)精心组织并抓好下半年的生产经营活动;加快矿井技改扩能、投产,形成新的产能。”在发布中报之后,盘江股份(600395)董事长易国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专访时介绍,保障下半年的业绩,公司将从上述三个方面着手。
多层面着手稳健全年经营
依托贵州省“江南煤海”的天然资源优势,在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不利的影响下,盘江股份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对投资者交出了一份符合预期的中报“成绩单”。
易国晶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2020年上半年,公司生产原煤455万吨,生产商品煤395万吨,其中精煤171万吨(二季度较一季度产量增加约10万吨),占比43.3%。由于受疫情和煤炭市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精煤产量较预算减少14万吨,精煤价格较年初下降100元左右,上半年销售收入完成27.72亿元,净利润完成3.44亿元。
“上半年的情况来看,因盘南公司财务报表尚未合并,公司资产总额148亿元,负债总额74亿元,净资产74亿元。合并盘南公司财务报表后,资产总额将超过170亿元。”易国晶解释:“结合全年的经营形势,经过多方努力,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也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主要产品呈稳中有进的趋势,煤炭市场趋于稳定。”
为了保障下半年能有稳健的业绩回报投资者,公司仍然按照全年计划,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继续坚持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的工作基调,努力创收增效,严控成本支出,强化内部挖潜,做好开源节流、节支降耗。
“双翼”发展格局渐显
在发布中报的同时,盘江股份还提及,公司收购盘南公司股权事项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后,公司持有盘南公司54.9%的股权,控股盘南公司并合并其财务报表。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根据公司与盘江控股集团公司签订的《收购协议》,盘江控股集团承诺,盘南公司2020年至2022年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4亿元、2.2亿元和2.3亿元。“今年应该能完成利润预测目标,预期增厚公司利润不少于1.4亿元,其中归母净利润不少于7686万元。”易国晶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此外,身为当地的龙头企业,贵州省委省政府从战略高度出发,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公司也表示,“正在抢抓这一历史机遇,加快发展煤炭主业,进一步夯实公司在西南地区的区域龙头地位。”
结合盘江股份的中报可知,从财务状况上来看,公司债务负担小,担保金额低,如何利用政策的优势和上市公司的资本平台,稳固区域龙头地位的同时,拓宽公司在其它市场的影响力,成了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对此,易国晶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拟通过生产矿井技改扩能一批、新矿井建成一批、规划矿井办理核准一批,力争2024年公告产能达到2500万吨/年以上。
生产矿井技改扩能方面,盘江股份现有生产矿井8对(本部6对、托管2对),现有产能1600万吨/年(本部1330万吨/年,托管270万吨/年),通过技改扩能建设,新增产能590万吨,到2024年产能力争达到2190万吨/年;在建矿井建设方面,公司在建矿井有马依西一井(240万吨/年)、发耳二矿西井一期(90万吨/年),设计产能共计为330万吨/年。计划2023年全部建成投产;规划矿井核准情况方面,规划矿井有发耳二矿西井二期(150万吨/年),已核准,预计2020年四季度完成相关手续具备开工条件,力争2023年底形成产能150万吨/年;发耳二矿东井(180万吨/年)、马依东一井(240万吨/年)、马依东二井(300万吨/年)、马依西二井(300万吨/年),预计到2025年取得路条,力争完成核准手续。上述规划产能共计1170万吨/年。
依托外延拓展和内生增长的双重方式,按照盘江煤电集团“煤龙头、电骨干、新能源补充”的产业布局,盘江股份坚持“以煤为主,延伸产业链,科学发展”的发展战略将为公司打开全新的发展局面。
(编辑张明富白宝玉)
盘江股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8-13)● 短期趋势:强势上涨过程中,可逢低买进,暂不考虑做空。
● 中期趋势:回落整理中且下跌趋势有所减缓。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10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12.23亿股,占流通A股73.92%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6.11元,股价在成本下方运行。多头行情中,目前处于回落整理阶段且下跌趋势有所减缓。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多数机构认为该股长期投资价值较高,投资者可加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