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传言称,中国监管机构可能即将向商业银行发放证券牌照,这引起了整个金融业的不满。一些媒体报道,至少两家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可能会被中国证监会授予牌照,作为一种试运行知情人士表示,根据在线媒体网站财新(Caixin)的说法,该计划最初将只允许贷款人提供投资银行服务,而不是包括资产管理、自营股权交易和股票经纪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中国证监会表示,“已注意到媒体报道,目前没有进一步信息可供市场分享。”
不过,证监会一位发言人指出,“发展高质量的投资银行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发展资本市场的决定的需要,也是促进和扩大直接融资的重要手段。”
证监会进一步表示,“在如何进行的问题上,有许多选择尚在讨论之中。”。不管怎样,它都不会对当前的行业格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它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由于委员会没有否认最近的猜测,投资者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并讨论如果银行获得证券牌照,谁将是赢家,谁将是输家。委员会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这个问题。2015年3月,证监会发言人张晓军表示,监管机构确实在研究允许商业银行申请经纪牌照的可能性,但他指出,“目前还没有明确的政策实施时间表。”
当年的市场崩盘显然暂时搁置了讨论。
2018年底,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国有工商银行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一份提案,寻求一项试点计划,允许其设立一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全资证券子公司。
“从国际趋势来看,苏宁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薛红燕说:“混合银行的概念是主流。
德国和瑞士等国一直允许银行将贷款与证券服务相结合。
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在上世纪90年代取消了对多服务商业银行的禁令,以“提高它们的竞争力,为银行业注入新的活力,”薛说。
“目前,中国所有证券公司的总规模与摩根大通差不多,”川财证券分析师陈莉说。“银行资本的参与有利于‘旗舰’券商的发展。”
华泰证券的数据显示,2018年,据中国证券业协会(Securities Association of China)统计,国内券商在中国内地的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合计为370亿元人民币(合52.8亿美元),而仅高盛一家就从其全球投资业务中获得540亿元人民币的收入,2019年中国133家券商净利润1231亿元,总资产7.26万亿元。相比之下,工商银行去年实现净利润3134亿元,资产达30.1万亿元。
“然而,国内券商与国际投行的差距不仅在于资本金,还在于专业能力、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允许银行进入证券业务,可以加快证券公司的兼并重组,甚至可能出现跨行业收购或兼并,有助于证券公司扩大业务规模,促进其向专业投行转型。”
向商业银行发放证券牌照将不会质疑加剧了现有证券公司的压力。国盛证券认为,如果该政策出台,一些可能会被大型商业银行收购。
“银行要发展成为‘旗舰’投行还需要一段时间,所以证券公司都应该积极寻求自己的差异化发展战略。”,国盛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