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融通疯狂报复 难怪市场持续下跌
2024-06-22 12:27:03
描述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再次回答记者关于融券和转融券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发言人用数据讲话,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针对“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6月12日)每天新增近1.7亿股”的谣言。  中国证监会发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近日,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再次回答记者关于融券和转融券的问题。中国证监会发言人用数据讲话,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针对“转融通疯狂报复,难怪市场持续下跌,转融通(6月12日)每天新增近1.7亿股”的谣言。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表示,6月12日转换证券贷款数量增加,主要是指数成分股半年调整导致转换证券“旧借新”,即收回转换成分股等股票贷款股,同时贷款新成分股等。自媒体引用个别交易日新增贷款数据,忽略了股票回收和余额减少的情况。从数据来看,6月11日(周二)、6月12日(星期三),新增贷款2.8亿股和1.7亿股,同时收回8.6亿股和0.5亿股。两天内,证券借贷余额实际减少4.6亿股。当周转证券借贷余额下降54亿元时,下降了14%。事实上,截至6月14日(周五),整个市场的融券余额为340亿元,较2月6日政策发布时下降536亿元,下降61%。这是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融券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0.05%。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强调,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充分评估和完善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的规则,加强证券交易所和证券交易所的反周期调整。同时,继续加强行为监督和渗透监督,依法严肃查处大股东及相关机构通过多层嵌套、融券“绕道”减持限售股等违法行为。  中国证监会发言人回答记者提问,公开6月11日和12日新增融券数量大幅增加的真相,有利于消除自媒体对投资者的一些片面消息误导。同时,中国证监会发言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强对证券转让的监督和渗透性监督,严肃查处违法行为,有利于进一步规范证券转让。  然而,从上证指数周一(6月17日)进一步下跌,再次接近3000点的趋势来看,中国证监会发言人的回答并没有扭转最近a股市场的下跌。市场并未将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的回答视为好消息,更不用说将这一消息视为重大利好消息。  应该说,自去年第四季度以来,市场一直非常关注证券转让。相应地,中国证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禁止限制股票出借,降低证券转让效率,禁止使用证券实施伪装T+0交易。今年2月6日,中国证监会要求暂停新证券公司以当日转融券余额为上限的转融券规模。到目前为止,这一政策仍在严格执行,没有改变。  但尽管如此,中国证监会关于转融券的一系列“补丁”并没有温暖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心。大多数中小投资者仍在谈论转融券。每当有转融券的消息时,都会让投资者草本全兵,转融券成为中小投资者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证监会表示,加强对转融券业务的监管显然是不够的。为了消除中小投资者心中的阴霾,增强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有必要停止融券业务。事实上,对于目前的a股市场来说,有必要停止转融券业务。  首先,转融券业务完全颠倒了服务对象,偏离了中国的国情。对中国股市而言,最大的国情是中小投资者众多,因此推出证券市场业务,要尽可能为中小投资者服务。但转融券业务是为机构投资者服务,甚至直接牺牲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这显然是背本趋末的做法。因此,业务应直接停止。  其次,目前中国股市处于历史低位,特别是近十年来,世界上一些主要国家股市牛市,创历史新高,a股低迷,指数在3000点左右徘徊,不仅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而且严重损害了中国股市的形象。因此,目前的中国股市不适合做空,所有做空中国股市的金融工具都应该被拒绝和抵制。对于具体的做空工具,应取消,应严格限制。作为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转融券业务,应当明确取消。  第三,公司大股东、董事、监事、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加入证券短期力量,违反职业道德,是对投资者不负责任的表现。而大股东、董事、监事加入转融券,也容易造成“绕道减持”行为。因此,应禁止这些主体加入转融券,没有这些主体的加入,转融券将不复存在。  第四,融券严重动摇了中小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毕竟,在公司层面,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监事都在通过证券交易做空股票,而在投资者团队中,投资基金、社会保障基金和其他机构投资者正在通过证券交易做空。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型投资者是否有信心做更多的中国股市?因此,为了提振投资者对中国股市的信心,必须停止转换融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