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一年即将过半,全年市场进度越来越快。假如2024年a股注定反转,到5月,也应该出现一些迹象。
过去4月,市场以各种消息为主,包括重磅经济数据发布、上市公司业绩雷霆预警、美联储降息预期延迟、黄金原油铜大幅上涨、市场情绪反复出现。全月,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09%,连续三次上涨。近五个月来,月线首次上涨3100点。
在宽基指数层面,中证500(2.93%)、科创100(2.7%)、红利指数(2.43%)涨幅最高,万得微盘股指数(-5.09%)、中证2000(-2.35%)逆势收跌。年内,股息指数(12.8%)、沪深300指数(5%)涨幅居前,科技创新1000指数、中证2000跌幅超过10个百分点。
家用电器(8.5%)在行业层面、银行(4.36%)、基础化工、医药生物、汽车、交通运输、有色金属等涨幅最高;媒体(-5.23%)、房地产(-%)、贸易零售、计算机、社会服务等。今年,家用电器、银行、石油石化、煤炭、有色金属增长超过10个百分点,计算机、房地产、电子下降超过10个百分点。
从行业增长排名来看,4月和4月的增长高度一致,是家电、银行、有色金属、计算机、房地产、贸易零售等领先。
从5月份的市场来看,连续上涨3个月后,上证指数有望连续4次上涨,站稳3100点,上攻3200点是大概率事件。
从基本面来看,经济复苏趋势越来越清晰,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正如4月30日会议所述,“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增多,动能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改善,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呈现快速增长、结构优化、质量效率好的特点,经济开局良好”。
从第一季度数据来看,中国GDP同比增长5.3%。结构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7%,净出口(人民币口径)同比增长4.84%。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5%,仍是主要拖累项目,其中新建面积同比下降27.8%,同比下降8个百分点。
第二季度,房地产刺激政策继续加大,更多一二线城市开始放宽限购限价,支撑商品房销售面积。4月底,会议首次提到消化股票和优化增量,预计将出台更多需求方政策。从基数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在去年4月左右达到相对高点,然后迅速下降。受益于政策刺激和基数效应,预计5月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将迅速收窄。
房地产仍然是限制市场情绪的主要因素。房地产销售增长率触底,预计将显著提振市场情绪。房地产、房地产链、金融等板块预计将触底反转,推动市场指数上涨。
除房地产外,通缩阴影是抑制市场情绪的另一个变量。第一季度,PPI同比下降2.7%,名义GDP仅同比增长4.2%,微观主体体验较差。4月,会议明确要求尽快发行和充分利用超长期特殊国债,加快特殊债券的发行和使用。5月以后,特殊债券的发行预计将加快,超长期国债预计将更快实施,这将支持基础设施投资。自4月份以来,黑色系统和建材价格指数已触底反弹,加上基础设施加速和低基础效应,预计PPI拖累将迅速缩小,推动PPI增长触底反弹,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近期北行资本流入是可持续的,或成为Q2的重要增量资本来源。自2月以来,北行资本已连续3月净流入,自4月下旬以来,流入速度开始加快。4月26日和29日分别流入224.49亿元和108.92亿元。
一方面,在中国基本面向良好的推动下,国际银行唱得越来越多,中国资产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它也具有水平对比的跷跷板效应,具有可持续性。
自今年年初以来,美联储降息预期一直在向后移动,10年期美国债券利率波动,世界主要货币贬值美元,其中由于日本央行早期利率意愿不足,日美利差,日元贬值近11个百分点,在主要货币中排名第一,汇率风险突出。叠加日本股市估值较高,外资开始减少日本股市的配置。环顾四周,只有香港股市和A股处于估值低迷状态,人民币汇率强劲,大规模流入A股和香港股市是不可避免的。
短期来看,在日本央行的干预下,日元贬值趋势暂时有所缓解,但考虑到日本央行决心大幅提高利率,日本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缺乏亮点,日元贬值压力依然存在,中期贬值预期保持不变。全球资本离开日本市场寻求估值萧条是可持续的。展望5月份,预计外资将继续大幅净流入,支撑a股市场向上波动。
综上所述,5月份a股市场可能继续向上波动,不排除攻击3200点。结构上,短期内可以关注房地产链和领先白马的机会,中期可以继续看好红利板块和新生产力的哑铃配置结构。
(1)房地产链。目前,房地产销售增长率已达到底部迹象。4月份会议首次提出了“全面研究消化股票房地产、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预计将陆续出台更多需求方政策,对5月份房地产链市场的可持续性持乐观态度。
(2)领先的白马。外资流入,领先的白马股仍然是配置的首选。可以重点关注茅指数和中证A50指数的表现。
(3)股息部门。自今年年初以来,中国证券交易所股息指数上涨12.8%,远远领先于主要基础广泛的指数。今年,保险资本是重要的增量资本来源。保险资本更喜欢哑铃配置结构。一端股息高,另一端增长优质。股息部门具有长期配置价值,适合逢低买入和长期持有。
(4)新质量的生产力。新质量的生产力代表着中国经济的未来,属于中长期配置的主线。在短期内,新质量的生产力更具主题性。只有当市场持续上涨时,盈利效应才会带来人气的提高,代表未来的新质量生产力才有解释的空间。今年5月,随着市场情绪的复苏,新质量的生产力预计将迎来主题机遇,我们可以关注科技创新100指数。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要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包含的信息或意见只是观点交流,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宏言原创,为“薛宏言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