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2024-05-04 10:28:15
描述
近年来,AI、新能源、创新药物等科技热点不断轮换,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应该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作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3年,a股整体研发力度达到了一个新的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近年来,AI、新能源、创新药物等科技热点不断轮换,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我们应该积极发挥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作用。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2023年,a股整体研发力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数据宝制作并发布了《a股研发支出清单》和《a股研发强度清单》,供读者参考。

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来看,近五年来,a股整体R&D支出和收入占比逐年上升。2020年,上市公司R&D总支出首次突破1万亿元大关;2023年,a股R&D总支出达到1.82万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2.51%,均创历史新高。

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从行业角度看,建筑装饰行业研发支出排名第一,高达2445.51亿元;电子、汽车、电力设备行业研发支出排名第一,均超过1500亿元;随后,医药、生物、计算机、通信、机械设备行业的研发支出超过1000亿元。

根据R&D强度排名,计算机行业排名第一。2023年,该行业R&D支出占收入的10.57%,即该行业约10%的收入用于R&D。房地产、非银行金融等资金密集型行业不仅R&D支出少,而且收入比低。年R&D支出不足50亿元,收入比低于0.2%。

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27家公司年研发投资超过100亿

在上市公司层面,哪些公司在R&D投入更多?数据宝制作并发布了《a股R&D支出清单》。从绝对金额来看,2023年有2084家R&D支出超过1亿元的公司,279家R&D支出超过10亿元,27家R&D支出超过100亿元。

中国建筑获得冠军,研发支出高达460.74亿元。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2022年的研发支出也是a股市场上最高的。

BYD排名第二,R&D支出399.18亿元,同比大幅增长97.39%,创历史新高。这个数字远高于2023年公司净利润300.41亿元。2024年,在汽车领域,公司将加强核心技术的R&D和自控,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在二次充电电池方面,公司还将继续提高自主创新和R&D能力,积极推动新技术的应用和产品升级。

其次是一群“中国标题”老板,中国移动、中国石油、中国铁路年研发支出超过300亿元;中国交通建设、ZTE、中国铁路建设、中国电力建设、中国石化等公司研发支出超过230亿元。其中,中兴作为民营企业,2023年R&D支出267.83亿元,占年收入的21.56%,两项数据再次刷新历史最高水平。

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2023年,许多上市汽车公司在R&D投资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BYD、上汽集团、长城汽车等龙头企业的研发支出超过100亿元,长安汽车、潍柴动力、广汽集团、华宇汽车的研发支出也超过70亿元。上汽集团表示,目前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加速渗透的战略机遇期,需要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促进新能源汽车在全球市场化发展,提高创新效率。

29家公司拿出一半的收入进行研发

数据宝还制作并发布了《a股R&D强度排行榜》,以年度R&D支出占收入比例对公司R&D强度进行排名。849家公司的R&D支出占收入的10%以上,29家公司占收入的50%以上,6家公司占收入的100%以上,这意味着这部分公司的R&D投资已经超过了收入能力。

A股研发支出和收入比例均创历史新高

说到“烧钱”的研发,创新药企一直是“敢为人先”。研发强度前十的公司中,有五家属于医药生物行业,其中康希诺、舒泰神、荣昌生物、百奥泰获得前四名,研发支出占收入的100%以上。另外三家公司是国防军工行业,另外两家属于电子通信行业。

康希诺的研发支出占收入的首位,高达185.3%。该公司是一家国内创新的疫苗企业,在研究管道方面取得了顺利的进展。肺炎管道13价肺炎疫苗上市申请已完成CDE验收和PBPV疫苗IB期临床试验;破伤风疫苗进入临床第三阶段;MCV4疫苗4岁以上扩展年龄组等。

东海证券表示,最近出台了创新药物配套支持政策,对制药行业趋势影响较大的内外部不利因素正在逐步消化,制药行业预计将迎来拐点。东吴证券还认为,医疗政策复苏的迹象很明显。创新药物作为新质量生产力的代表,也是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将得到国家的关键支持。数据宝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