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生产力未来技术具有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潜力。量子信息技术基于量子力学原理,通过制备、调节和测量微观量子系统中的物理状态,实现信息感知的计算和传输。主要包括量子计算、量子通信和量子测量三个领域,在提高计算困难问题的计算处理能力、加强信息安全保护能力、提高传感测量精度等方面具有超越经典信息技术的潜力
#量子计算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仍处于中等规模含噪量子处理器的早期阶段。量子计算多条技术路线并行发展,超导技术有望率先突破,中性原子路线异军突起。超越经典计算的优势,具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实用性和现有NISQ处理器的三个应用要求没有实质性的突破,但随着未来国家量子计算云平台和工业生态的加速培育,量子处理器的硬件性能进一步提高,量子计算有望在实际问题上表现出实际的计算优势
#量子通信完成安全理论验证,量子保密通信初步实用。量子密钥分发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量子密钥分发上(QKD)量子隐形传态(QT):QKD是迄今为止理论上唯一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实现了初步的实用化和工业化;QT预计将连接量子信息处理单元,构建量子网络,作为实现远程QKD所需量子中继的关键技术。随着量子通信的初步实用化,新协议和实验系统的研究活跃,原型产品的开发和示范应用也在逐步发展。预计未来将建立覆盖全球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系统,实现广泛应用,实现全球安全信息传输
#量子信息政策频繁,产业趋势稳步突破。截至23年10月,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推出量子信息发展战略规划或法案,总投资超过280亿美元。自24年以来,我国出台了多项有利于量子信息产业的政策,逐步聚焦量子技术产业。在工业方面,中国科学院最近向国盾量子交付了一款504量子比特(刷新国内量子比特数量记录)的超导量子计算芯片“小红”,用于验证其独立开发的千比特测控系统。英伟达最近还宣布与日本AIST合作,名为“ABCI-Q超级计算机,整合传统超级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打造混合云系统,超级集成有望成为产业趋势。此外,从国内量子通信到城市网的骨干网建设也在稳步推进
量子信息产业链相关目标:国盾量子、中国信息、华工科技、光迅科技、恒通光电、复旦微电等。[华新电子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