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3Q4以来,TMA市场价格持续上涨。截至2024年4月10日,国内TMA市场价格上涨至21000元/吨,毛利8255元/吨,4月5日当周开工率达到76.37%,均处于2020年以来的较高水平。一方面,世界偏酐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中国,海外高成本产能相继退出,高供需缺口可持续;另一方面,TMA/聚氯乙烯塑料制品生产添加剂主要用于增塑剂产业链下游,成本比例低。供需缺口难以弥补+低成本比例,对TMA价格上涨的高弹性和可持续性持乐观态度。
TMA下游用于环保型增塑剂,性能优异
TMA,又称偏苯三酸酐,简称偏酐。它是现代新材料的重要化学原料,因为分子结构含有双官能团-羧酸和酸酐基团,反应活性高。根据泰达新材料招股说明书和百川信息数据,国内TMA的主要用途是与异辛醇反应生产环保增塑剂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具有耐高温、耐老化、耐腐蚀等优点,下游需求占51.88%。随着国内环保新材料鼓励政策的不断实施,环保TOTM的总体需求保持强劲。此外,传统油漆可以用偏酐生产的粉末涂料代替;还有少量用于绝缘材料、高级航空飞机发动机润滑油等。
TMA全球寡头垄断,竞争格局稳定
根据泰达新材料招股说明书、《偏苯三酸酐生产工艺、市场及发展趋势》文献和百川信息,偏苯三酸酐生产工艺起源于国外,中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工业化生产。经过30年的发展,一方面,中国企业设备成本低,劳动力成本低,海外苯酸酐退出;另一方面,经过一系列产业整合,许多落后的中小企业被市场淘汰。
截至2020年,全球产能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和意大利的少数生产企业,以及全球寡头垄断。其中,我国偏酐产能主要集中在正丹股份(8.5万吨)、百川股份(4万吨)、波林化工(2万吨)和泰达新材(3万吨)。2021年,随着波林化工产能的关闭,行业内没有新的规划产能,竞争格局进一步稳定。主题逻辑
以下a股TMA偏酐相关上市公司梳理:
正丹股份:偏酐产能主要集中在正丹股份(8.5万吨)
百川股份:偏酐产能(4万吨)
华锦股份:目前偏苯二酸酐对偏三甲苯的需求占比 95%,随着酸酐产能的扩大,这种需求将大大提高。医药中间体的消费量可以占 5%左右。
嘉澳环保:公司涉及相关原材料。
凯盛新材料:公司“高纯度偏苯三酸酐酰氯生产工艺研究”以偏苯三酸酐、氯化亚酐为原料生产高纯度偏苯三酸酐酰氯。
宇信股份:公司的主要产品是异辛烷、MTBE和顺顺酐,它们由LPG中的碳四(C4)组分制成。
怡达股份:公司原材料涉及相关原材料。
普阳惠成:主要从事顺酐衍生物、功能材料中间体等精细化学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四氢苯酐、六氢苯酐、甲基四氢苯酐、甲基六氢苯酐、纳迪克酸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