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
新一轮中央国有企业改革背景:(1)在房地产去库周期的影响下,房地产企业征地积极性降低,土地财政整体减弱。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我国未来较长时间的重要国情。(2)自2023年以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的圆满结束,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开始了新一轮深化和完善国有企业改革的行动。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对中央国有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优化经营指标体系,加强市值管理,加强中央国有企业科技创新,加强并购重组。
中央国有企业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1)上市公司:截至2023年底,国有企业数量占26.3%,国有企业市值占51.0%,大盘股相对集中。2023年,12家央企上市公司回购,32家大股东增持。2023年中期,20家企业推出中期业绩分红近800亿元。(2)利润:在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中,2023年国有企业的收入增长率和利润增长率均高于国有工业企业,业绩优势明显;在指数层面,中国证券民营企业的业绩增长率普遍高于中国证券国有企业,即增长率较强;中国证券国有企业盈利能力更高,稳定性更高。(3)市场表现:回顾2010年至2023年股指表现,当市场下跌时,中证国企指数抗跌能力较强;当市场上涨时,其表现略弱于中证民营企业指数。(4)估值与股息:与民营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具有估值低、股息高、股息高的特点。
从行业角度看,中央国有企业的投资价值:(1)行业比例:中央国有企业在煤炭、石油等上游资源行业、公用事业、交通等基础设施行业、建筑装饰、钢铁等房地产产业链、国防军工、通信、金融等重要产业领域具有巨大优势,在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下承担重要责任。(2)利润:以石油、石化、煤炭为代表的上游资源重点产业、建筑装饰、国防、军工、食品、饮料、医药、生物产业,以及TMT行业大部分领域的中央国有企业利润水平,基础设施行业的中央国有企业整体表现突出。(3)估值:大多数行业的中央和国有企业的估值低于整个行业,主要涉及TMT行业、机械设备等中游制造业和基础设施行业,后续估值修复空间较大。(4)股息率:煤炭、石油石化、银行、钢铁等行业中央国有企业股息率排名第一,大多数行业中央国有企业股息率高于其整体行业,主要包括汽车等中游制造业、石油石化、煤炭等上游行业、基础设施建设行业、TMT领域、银行等。(5)市场表现:自2023年以来,央国企指数的累计收益率优于绝大多数行业的全行业指数。
中央国有企业的投资前景:国有企业具有较高的盈利稳定性和盈利能力。与长期估值低、股息高、股息高的民营企业相比,中央国有企业的投资价值日益突出。
(1)主题投资机会:随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和科技创新领域的中央国有企业的未来投资价值有望逐步提高。
(2)结构性投资机会:首先,石油石化、环保、医药生物、通信、建筑装饰、交通等行业的国有企业具有业绩明显、估值低、股息率高的特点,投资价值相对较高。
其次,煤炭、计算机、基础化工、机械设备、汽车等行业的投资价值也排名第一。此外,仅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国防军工、公用事业、食品饮料行业的中央国有企业也值得关注。
风险提示
全球经济下行风险、美联储降息时间和幅度不确定性风险、国际地理风险、市场情绪不稳定风险等。
来源 银河证券:为什么中央国有企业主题投资具有中长期主线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