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光伏板块在开年波动后向上,主要是因为供需侧边际持续改善。具体来说:
1、欧洲市场加快去库,相关企业提高出货预期。去年1月至11月,德国逆变器出口9.48亿美元,同比+82%;荷兰逆变器出口27.42亿美元,同比+17%,库存加速去化。相关公司有积极反馈,继德业股份第一季度出货预计环比增长20%-30%+,1月份锦浪和固德威的订单环比明显增加。此前,产业链预计将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完成去库存,但事实上,欧洲的去库存节奏可能优于预期。
2、非欧美海外市场超出预期,支撑需求持续增长。去年11月,非欧美海外市场组件出口11.5GW,同比+116%,同比+33%。根据11月份的月出口数据,估计2024年非欧美海外年化需求约为140GW,同比增长25%-40%,基于2023年100-110GW的年化需求。从细分市场来看,零部件价格下跌刺激了印度和中东的需求增长。南非因频繁限电而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非欧美海外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发展,需求增长确定性强。
3、1月份排产分化,产能清算信号出现在行业内。(1)2024年初,由于供应方和传统淡季,Q1组件制造商的订单接收率不明确,特别是1月份,组件订单接收率低于过去。据PV报道,一线企业的平均订单接收率为50-60%,而部分企业仍高达70-80%,企业之间存在明显差异。(2)由于之前的利润压力,产能清算信号已经开始出现。12月,各电池生产企业陆续出台PERC生产线减产计划,部分N型新扩建项目暂停终止。
4、P转N期间,P型硅片价格率先反弹。1月8日收盘后,SMM披露了每日硅片价格。P型硅片价格反弹的原因是P型硅片产量大幅减少,N型硅片产量大幅增加,导致短期内P型硅片供应减少,上周末龙头企业率先试探性涨价。
5、光伏行业性价比突出,市场预期完全悲观。目前,2023年Q4的市场、2024Q1业绩预期完全悲观,后续基本面拐点差异不大。逆变器预计2024Q1-2024Q2去库,主链预计2024Q2-2024Q3基本面拐点。从元旦节前板块的表现和今天板块的表现来看,市场对光伏板块的关注度仍然很高。一旦基本面出现边际催化,概率就会很高。
【供给:出清前哨响】
1、目前,光伏产业的清洁步伐正在加快。产能释放叠加年底去库,产业链价格继续触底 。按现货价格计算,主产业链可能已经面临亏损,只有龙头或利润微薄。超出预期的快速降价也带来了企业战略的快速调整,频频出现投产延迟/取消、融资暂停、工厂裁员等消息。同时,根据不同的成本水平、订单质量和财务实力,龙头和二线在产能上的开工率也有所不同。
2、具体来看:
1)硅材料环节,成本高的旧产能已经减产甚至停产;
2)硅片环节,龙头开工率还是比较满的,二线开工率在80%左右;
3)在电池链接中,由于订单相对充足,个别领导者的开工率可能仍保持在90%以上,而二三线则不乏开工率降至50%的现象。同时,TOPCon的新投产也放缓了爬坡节奏;
4)在组件环节,龙头企业依然可以凭借丰厚的美国市场利润、相对较高的早期订单、相对较低的综合成本和更充足的手工现金保持相对完整的生产排放,但二线继续降低开工率。12月份,个别开工率低至50%以下;
5)在辅助材料环节,龙头和二线的开工率也有所不同。12月份胶膜龙头开工率仍相对饱满,部分二线开工率预计降至50%左右;玻璃龙头保持满产,尾部企业堵窑,高成本强行降低开工率。
3、在领先和二三线运营率差异化的背景下,一方面,2024年注定是行业集中度提高的一年,领先企业的长期价值应比短期业绩波动更加重视;另一方面,运营率差异化也将导致领先企业的平台成本(折旧+期间成本)明显低于二线,从而打开利润优势。典型的一体化企业平台在满产状态下的成本为1.3毛/W,假设2024年一体化龙头开工率为90%,尾部企业开工率为50%,那么龙头企业和尾部企业的平台成本分别为1.5、2.7毛/W,两者相差约1.2毛/2毛/W。由于开工率的差异化,龙头企业的利润优势可以比尾部企业扩大10/W以上。
【逆变器:欧洲需求复苏或快于预期】
逆变器领先的光存储板块主要与家庭领先的逆变器企业对Q1运输前景乐观有关。继德国工业(代表新兴市场需求复苏)之后,一些欧洲市场公司也采取了积极的态度,这意味着欧洲市场的整体去库存将被分化,并网机可能比家庭存储更快,欧洲光伏装机保持高增长。
1、需求复苏有序,分化意味着总需求复苏:11月前所有地区均一致下降,11月南美和非洲出口开始明显复苏,代表性公司德业12月和1月订单继续复苏;欧洲的库存仍在减少,但欧洲10台国装机的统计增长率为50%+。欧洲逆变器的整体库存减少预计将在24Q1结束时完成,其中很少有新的并网机玩家,仓库或领先于家庭存储(代表性公司金朗),细分产品需求率先恢复;考虑到其他新兴市场的增长,#Q1中小型功率逆变器公司预计出货量将优于Q4(家庭存储公司反馈1月份订单逐月增加),业绩增长的确定性高于其他环节;仓库周期设备制造商的出货量可能明显小于装机量,并叠加许多刺激因素(补贴、成本、利率),Q2后季度出货预计将继续回升,#全年出货增速预计将大于装机增速(20-30%);
2、24年来,海外需求较好,降价压力较小,业务杠杆率也值得关注:24年海外需求增长率较高,#需求结构转向海外高毛利率市场对综合毛利率有积极影响;逆变器本身不同于其他光伏标准化产品,#客户更关注品牌和售后服务;#逆变器企业毛利率梯度大,没有普遍的大降价空间,在23年行业过剩的背景下,降价幅度约为10%。#预计24年降价幅度可能与23年相似,出货量稀释成本也可以减少毛利率下降的影响;
3、欧洲组件去库顺利,经销商拉货,价格有望触底反弹。#11月,欧洲单月出口4.6GW,海外出口比例下降到18%(高点44%),而#欧洲装机同比增长50%,持续消化库存(并网逆变器需求复苏也是一个例子)。目前头部件厂商反馈自己库存低(当地经销商已经验证),预计24Q2将释放大量大型工商和地面项目。#去库完成后,单月出口恢复到10GW,确定性高,价格体系有望重新梳理,更有利于BC组件等高端产品的需求释放;
【排产:组件开工率优于预期】
据PVinfolink统计,1月份硅料单月产量为17.24万吨,环比为+6.33%;硅片全球生产57.93GW,环比-8.74%;全球电池排放55.71GW,环比-9.88%;全球组件排产48.66GW,环比-11.97%,国内组件排产42GW,环比-13%。
1、一月份,全球单月组件生产49GW、国内排产42GW,数据优于预期
从不同梯队来看,国内TOP9组件厂开工率为68%,其他厂家开工率为28%,龙头企业与二三线企业分化明显。1月份组件整体生产数据优于预期。#我们判断的主要原因是,24年,Q1海外部分地区将开始补充库存。龙头企业在海外获取订单的能力更强,订单能见度更高。二三线企业出货主要在国内市场,1-2月开工率明显低于头部厂商。
2、该行业正处于去库周期,硅片和电池的开工率逐月下降
据我们所知,23年底,硅材料、硅片和电池的库存水平分别在20天、0.5-1个月和10天左右。年底至春节期间,#厂家主要交付库存产品的订单,开工率持续下降。1月份,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开工率分别为68%、59%、50%,环比分别下降13%、8、6个pct。
3、去库周期下产业链价格逐步探底
目前,硅的月产量为17.24万吨,对应于74-75GW组件的产量,明显高于下游硅环节的月需求。#我们判断,硅的库存水平可能会进一步增加,特别是低质量硅的降价压力。随着硅价格的下降,一些高成本产能预计将逐渐停止,硅价格预计将稳定下来。
4、2月份去库持续,产业链价格稳定时,核心关注库存去化和节后需求
从目前的行业反馈来看,#2月份各环节的排产仍处于下行通道。我们认为产业链后续价格走势的核心有两个因素,一是产业链库存去库如何去库,二是节后下游需求。#如果产业链库存在春节后降至较低水平,且组件生产环比快速增长,预计产业链价格将稳定,甚至可能反弹。而这一点可能出现在3月份,届时板块基本面将逐步稳定。产业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