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板块在今年年初波动后上升,主要是由于供需侧边际持续改善,具体来说:
1、欧洲市场加快去库,相关企业提高出货预期。去年1月至11月,德国逆变器出口9.48亿美元,同比+82%;荷兰逆变器出口27.42亿美元,同比+17%,库存加速去化。相关公司有积极反馈,继德业股份第一季度出货预计环比增长20%-30%+,1月份锦浪和固德威的订单环比明显增加。此前,产业链预计将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完成去库存,但事实上,欧洲的去库存节奏可能优于预期。
2、非欧美海外市场超出预期,支撑需求持续增长。去年11月,非欧美海外市场组件出口11.5GW,同比+116%,环比+33%。根据11月的月出口数据,预计2024年非欧美海外年化需求约为140GW。在2023年100-110GW化需求的基础上,预计同比增长25%-40%。从细分市场来看,零部件价格下跌刺激了印度和中东的需求增长。南非因频繁限电而加速可再生能源替代,非欧美海外国家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发展,需求增长确定性强。
3、供给侧的清理现象也在增加。一家硅材料企业报告说,技术改革已经停止生产,二、三线组件厂的生产排放继续下降,这与领导者进一步分化。我们认为,目前供需两端的改善信号明显,领先目标PB已开始进入1.x倍区间,继续看好板块底部布局的机会。
相关标的:
1)库存扰动改善,利润仍有支撑逆变器(阳光电源、德业股份、固德威、金浪科技、和迈股份、玉能科技等);
2)周期位置和行业格局最好的辅助材料(福斯特、福莱特、聚和材料、帝科股份、宇邦新材料、通灵股份、海优新材料、信义光能等。);
3)量利预期过于悲观的综合组件(晶澳科技、晶科能源、阿特斯、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横店东磁等。);
4)新技术相关标的(捷佳伟创、奥特维、钧达、爱旭等)。);
5)TCL中环、正泰电器、晶盛机电、中信博、金博股份、双良节能、林洋能源等。
本文来自网络共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