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北交所股票的五个步骤
2023-12-02 18:26:10
描述
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成立于2021年,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之后的又一个公开股票交易市场。那么,投资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想法来选择像北交所这样的市场的股票呢?在这里,让我分享我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北京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成立于2021年,是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之后的又一个公开股票交易市场。

那么,投资者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想法来选择像北交所这样的市场的股票呢?在这里,让我分享我选择北交所股票的五个步骤,供您参考。

了解行业的发展和竞争趋势

面对北交所的股票,投资者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了解股票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和竞争格局。

与其他三个股票市场相比,北方证券交易所的股票具有行业新、规模小、民营企业多的特点。在北方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往往处于医药、精密制造、生物技术、电子信息、新消费、新材料、新能源等相对较新的行业。

相反,银行、保险、水电、煤炭、火电等传统能源、基础设施、机场、航空公司、商场、超市等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香港证券交易所等一些常见的传统行业相对较少。

一方面,这种差异来自于北京证券交易所成立时所坚持的“服务创新中小企业”的定位。另一方面,由于传统行业的领先公司大多已在沪深港三家交易所上市,因此很难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在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时,必须首先花时间了解公司的行业。因为这些新兴行业通常分布在2B(面向商业客户)、而不是2C(面对个人客户)领域,这意味着大多数投资者需要更多的精力来了解这些股票行业的经营状况。

一般来说,投资者至少应该从两个方面来思考这个行业:第一个是这个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未来是否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还是这个行业已经饱和了?例如,与家庭装饰相关的材料行业可能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而陷入困境,而与养老金行业相关的医药和医疗行业可能会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收入的增加(这意味着消费能力的提高)而逐渐好转。

其次,这个行业的竞争模式是什么。有些行业自然竞争激烈,行业内的每个参与者都难以生存,如计算机外部设备、电子配件等,有些行业相对容易形成当地市场的竞争优势,从而面临如此不强的竞争。

各方核实,了解公司的商业竞争力

在了解了公司所在的行业之后,我们需要做的第二步是了解上市公司本身。在这一步中,我们至少应该考虑三个角度:公司的商业竞争力和大股东(通常是实际控制人)、财务数据。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公司的商业竞争力,以及如何与竞争对手相比。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了解上市公司本身,还要了解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

一般来说,当我研究一家公司时,如果我不知道它的竞争对手的情况,我几乎不认为我理解它。当然,这种逻辑并不一定适用于一些极度缺乏竞争力的企业,如水电、机场等。然而,这种巨大的传统企业并不是北京证券交易所的主流。

在研究企业的竞争对手时,我们也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沃伦﹒巴菲特曾经说过,当他访问这家公司时,他最喜欢问的问题之一是:“你认为除了你的公司,这个行业中哪家公司最好?”为什么?”这种来自竞争对手的评价(和肯定)往往比研究上市公司本身更客观。

这种做法有点像孔子在《论语》中说的“我知道吗?”无知也是如此。一个轻蔑的丈夫问我,空虚,我敲了敲它的两端。”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那么我就会到处和别人交谈,左右问,互相验证,很快我就会发现。

努力分析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其次,投资者还需要从大股东的角度进行分析,了解谁在管理公司,管理公司有多小心,未来可能会投入多少精力来管理公司。由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主要由私营企业组成,中央企业和国有企业较少,个人大股东的声音往往很强,因此这一步也非常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公司的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是谁,然后从多个方面了解实际控制人的成长背景和业务轨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从诚信、业务模式、业务理念等方面了解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我研究过一家医疗保健产品公司,从公司大股东(也是创始人)过去的经验分析中,我很快了解到公司的大股东过去从事珠宝名单的销售。这样,我就清楚地了解了公司的商业战略:大多数公司将在销售工作中投入大量资源。

然后,我们需要研究大股东的持股情况,分为静态持股比例和动态增减持股两个角度。一般来说,持股比例越高,短期持股越多,大股东(往往是公司实际发展的人)越关注公司,反之亦然。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链接需要注意。公司规模越大,实际公司个人股东的持股比例就越小:因为即使比例不大,也意味着足够的财富。相反,如果公司规模只有数亿,股份比例太小,往往会导致实际控制人的工作动机不足。

结合商业看透财务数据

现在,我们可以进入财务数据链接。需要注意的是,财务数据分析应该是理解业务和实际控制人后的步骤。

在了解了业务和实际控制人之后,我们将更容易理解财务数据。如果财务数据能够与我们以前的认知相匹配,那么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就更高了。相反,我们需要注意财务数据的粉饰。

例如,如果大股东持股比例特别高,最近偶尔减少,公司仍有大量股息,那么基本上可以推断这不是一家真正的“高股息现金奶牛公司”,但大股东想从公司得到更多的钱。

再比如,如果公司在行业内的产品竞争力一般,商业竞争对手很难恭维公司的产品质量,而公司的销售收入增长迅速,销售成本高,那么公司很有可能通过销售和推广产品而不是产品质量来推广产品: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估值从绝对和相对维度进行分析

经过以上步骤,我们基本上可以了解一家公司。此时,我们将进入最后一个环节:从绝对和相对的两个维度分析企业的估值。

这一步的顺序可能出乎许多投资者的意料。毕竟,我见过太多的投资者说:“某某股票的PE(市盈率)是PE的5倍、8%的股息率,肯定可以买吗?”但是如果你仔细问他上面的问题,你就不太清楚了。

事实上,对于股票的选择,商业和企业管理是基础,估值是最终的。如果前者不清楚,那么低PE可能意味着会计利润空虚,低PB(市场净利率)可能只代表无效净资产(如无适当折旧商誉),高股息率可能只代表大股东想要从公司现金(有时甚至在筹集资金时,股息)。

可以说,没有商业和企业经营,任何估值指标都不能单独解释任何问题。在了解了公司的基本面后,我们对公司的估值要准确得多。

我们需要看看,从绝对的角度来看,公司的估值是否足够低?从相对的角度来看,与其他可选对象相比,这个估值是否足够具有成本效益?对于北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你能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对象吗?你能在上海、深圳和香港证券交易所找到更具成本效益的对象吗?如果我们认为这家公司在回答了这些问题后值得购买,那么这基本上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以上是我在选择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时遵循的五个分析步骤。这样思考投资,虽然费时费力,但基本上可以做到“虽然不好,也不远。”我们不能只看股价和技术图形,一般买卖,把企业价值抛在身后,追求虚幻的价格波动。

(陈嘉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