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一条长轨道,未来市场空间将超过汽车行业,即未来将产生数千亿甚至数万亿市值的公司,在大规模生产之前,整个机器人的逻辑线将继续演变,在当前的认知中,简单地谈论自己的观点,逻辑趋势也会随着行业的变化而变化。从股票选择的角度来看,大致分为几个方面:
一、围绕能够实现量产的整机公司:
中国和美国可能是第一个大规模生产人形机器人的国家。目前,特斯拉、华为和小鹏处于领先地位。那些能够解决智能驾驶问题的人也可以通过映射解决人形机器人的智能问题。智能机器人的核心竞争是“智能”,它们可以直接供应给特斯拉、华为或小鹏等公司,市场也会认为它们只是大规模生产最有利可图的公司之一,甚至包括小米的产业链。
二、产业链不断升级迭代:
1、在价值方面:主要集中在减速器、丝杠、电机、传感器等环节,其他价值相对较小,如编码器、弹簧、制动器、轴承等。价值大,预计未来业务量大,市场空间相对较大,大公司诞生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2、从迭代的角度来看:
1)电机:单位能耗、体积、成本等,将继续迭代、改进,这些变量将继续为二级市场带来机遇。包括电机部件,包括磁性材料、固定转子等,将带来机会;
2)减速器:根据不同场景和需求逐步迭代,但减速器会带来损失或可靠性降低,减速器具有部分耗材的特性;目前,行星减速器具有较高的市场意识和一致性。相反,谐波减速器和摆线减速器的预期较差。这种减速器将因其体积或精度而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些减速器将有空间,但是,不同的需求场景可能会有不同的份额;
3)丝杠:主要取决于滚筒丝杠。目前,滚筒丝杠在中国暂时无法独立生产,存在进口替代的逻辑。一旦突破,个股水平可以达到类似减速器和电机的增长,甚至可能超过(目前的价值大于前两种)。目前,市场投资理念大致分为几类:
a.认为滚珠丝杠布局的公司未来很可能会率先突破滚柱丝杠的壁垒;
b.有相关布局的公司将滚柱丝杠的零部件或工艺拆分,市场认为也会实现滚柱丝杠的突破;
c.鉴于滚柱丝杠的加工制造难度,可以更换零件,也可能是市场关注的机会。
其他环节,包括弹簧的华纬,轴承的国机精工,主动的华武股份,编码器,都会有机会。
判断市场机会
目前,首先要把握核心产业环节的布局。价值高,市场空间大,二级市场将有更多的产业信息。
目前,市场对减速器和电机的解读已经达到了顶峰。以明智电器为代表,后续更加关注工业化进程和预期不良环节(如近期绿色谐波预期不良修复);目前,丝杠环节仍在进行中,如贝斯特、五洲新春等典型趋势。预计下一个环节将轮换到传感器。一般方向:
1、在演绎过的环节中,有预期差/率先量产/技术优势/业绩支持;
2、正在演绎的,找有补涨逻辑的,或者能走得更远的;
3、下一个可能的解释环节,价值较大的传感器和其他价值相对较小的目标。口袋麦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