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上升一千点 人民币走势强劲
2023-11-18 09:32:06
描述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发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要点如下:要落实跨周期和反周期调整的要求努力加强信贷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研究近期房地产金融、信贷发放、融资平台债务风险化解等重点工作。

要点如下:

要落实跨周期和反周期调整的要求

努力加强信贷均衡投放

统筹考虑今年下两个月和明年开始的信贷投放

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款、抽贷、断贷

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

通过资本市场合理的股权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

积极服务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建设

在优惠政策的催化下,人民币以火热的市场呼应市场情绪。

11月17日晚,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短期涨幅超过300点,接近7.21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7.20点,当日涨幅超过500点。

富时A50中国指数期货重开后走高,涨幅扩大到0.5%。

每周上升一千点 人民币走势强劲

统筹考虑今年下两个月和明年开始的信贷投放 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信贷增长稳定

会议认为,下一步要增强信心,不断努力,长期努力,继续加强政策实施和工作推进,不断创造良好的货币和金融环境。要落实跨周期和反周期调整的要求,努力加强信贷均衡发放,统筹考虑今年下两个月和明年开始的信贷发放,以信贷增长的稳定性促进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优化资本供给结构,振兴现有金融资源,增加对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财政支持,增强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正常经营的房地产企业不惜贷款、抽贷、断贷 通过资本市场合理的股权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

会议强调,过去一段时间,金融部门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供需综合政策,保持信贷、债券、股权等关键融资渠道稳定,支持改善行业管理,优化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政策,努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日,金融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联合召开代表性房地产企业研讨会,调查了解行业风险解决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金融需求。各金融机构要全面落实金融工作会议部署,坚持“两个不动摇”,平等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不惜贷款、抽贷、断贷。继续用好“第二支箭”支持民营房地产企业发债融资。通过资本市场合理的股权融资,支持房地产企业。要继续配合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坚持法治化、市场化的原则,加大保交楼财政支持力度,促进行业并购重组。积极服务经济适用房等“三大项目”建设,加快房地产金融供给侧改革,推进房地产开发新模式建设。

金融部门应配合地方政府稳步解决存量,严格控制新增存量

会议要求金融部门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认真贯彻防范和化解地方债务风险的精神,配合地方政府稳步化解股票,严格控制新增。金融机构要完善工作机制,突出重点和分类政策,与融资平台进行平等协商,合理降低债务成本,优化期限结构,通过延期、借新还旧、置换等方式,确保金融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的详细落实。

每周上升一千点 人民币走势强劲

11月17日晚,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走强,短期涨幅超过300点,接近7.21点;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突破7.20点,当日涨幅超过500点。

另一方面,在内外积极因素的共鸣下,外资继续增加人民币债券的配置。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最新数据,截至10月底,海外机构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4万亿元,约占银行间债券市场总托管量的2.4%。

到目前为止,海外机构已连续两个月增持银行间市场债券,其中10月份增持规模超过400亿元,创下4个月来的新高。此前,9月,海外机构购买了约100亿元人民币债券,这是自6月以来首次增持。

在增加配置的同时,市场参与者同时扩大容量。数据显示,10月份,银行间债券市场增加了一家海外机构。截至10月底,共有1110家海外机构进入市场。

外资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增持和扩张是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一个切面。目前,内外部因素同步改善。在多种积极因素的共鸣下,人民币资产的积极信号不断发出。

当地时间11月15日,美国股市中概股表现良好。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收涨2.87%,超过6600点,连续四至五周涨幅最高。海外上市的中国股票ETF同步上涨,安硕MSCI中国ETF(MCHI)和安硕中国大型股ETF(F)双双上涨2%以上。

回顾过去,本周人民币反弹势头强劲。本周,在岸人民币和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都恢复了7.21点,反弹幅度约为1000点。而且,自8月下半月以来,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相对强劲,升值率超过2%。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任兼首席中国经济学家王涛认为,预计中美国债利差将收窄,美元预计将走弱,对中国经济的信心将共同推动人民币对美元的小幅升值。

在这些光明的表现背后,国际环境的变化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因素。最近,随着海外通胀的逐渐降温,国际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本轮加息即将结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这提振了全球风险资产的表现。

在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中国股市估值成本表现突出的背景下,外国机构普遍对中国资产的未来表现持乐观态度。鉴于中国经济形势的改善促进了企业利润的复苏,a股估值处于历史低位,高盛股票战略团队保持了对a股的“高匹配”建议。

嘉盛集团资深战略师Davidid:“人民币资产配置潜力较大。” Scutt表示,外资交易人民币债券主要关注利率和汇率收益。目前,美国债券收益率趋于稳定,中美利差停止扩大,美国加息周期结束。美国债券收益率和美元的疲软通常有助于新兴市场超过市场,预计中国股市将受到提振。

市场的乐观情绪也传递到了整个新兴市场。根据EPFR周报,截至11月8日一周,EPFR跟踪的高收益债券基金自9月第二周以来首次流入,也是2020年第二季度末以来最大流入,全球新兴市场债券基金也连续14周流出。

人民币资产良好的投资价值和风险规避属性是内部的关键支撑。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发言人王春英表示,9月份国内债券净增长后,10月份投资规模进一步增加,国内经济持续改善,进一步增强人民币资产配置信心,在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人民币资产的风险规避属性逐渐增强。

展望未来,王春英认为,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结束,对国际金融市场溢出的影响将得到缓解。随着内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中国的外汇市场和跨境资本流动预计将继续保持稳定的运行趋势。《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