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这样一家公司:毛利率接近77%,净利率超过43%,过去五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38%,2022年分红率达到45%,财务数据异常抢眼。这家公司是心脏病医疗!
为什么心脉医疗有如此优秀的财务数据?公司的核心优势是什么?未来能继续增长吗?这是本文想讨论的问题。
一.长期扎根于主动脉治疗器械领域,建设企业护城河
微创医疗公司成立于1998年,在公司成立之初,就建立了三条独立的业务线:冠脉业务、主动脉业务和神经业务。
2012年8月,心脉有限公司成立,主动脉业务作为独立子公司运营。2019年10月,心脉医疗登陆a股科技创新板,成为集团首家分拆上市的子公司。
心脉医疗已经发展了25年,可以算是国内介入行业的老兵了!预计2023年主动脉介入手术将在中国进行 主动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约7万例 34亿元,心脉医疗的市场份额预计将达到30%左右,首次超过美敦力,成为国内主动脉介入器械市场的兄弟。虽然是行业第一,但公司收入不足10亿元,2022年收入仅为8.97亿元。
这与介入设备行业的特点有关:介入设备行业产品多,研发周期长,入院推广困难。这是一项缓慢、细致、艰苦和疲惫的工作。只有那些有战略毅力和决心的企业才愿意忍受这么多年,最终在行业发展中获胜。
由于上述原因,整个主动脉治疗器械市场呈现出寡头集中的格局,TOP 4 玩家占据 市场份额90%。其他国内干预设备领域仍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竞争激烈,竞争对手众多,但行业特点类似于主动脉治疗设备,最终将不可避免地形成几家大型平台企业。这一模式也出现在海外干预设备市场,美敦力、波科、雅培基本上垄断了全球干预设备行业的大部分份额。
长期扎根利基市场,随着行业的逐步发展,企业产品系列和渠道能力的不断扩大,在主动脉领域形成了心脉医疗的综合优势。
二.不断丰富和迭代产品,成功构建产品优势
介入设备行业的产品优势主要体现在产品广度和产品深度两个方面。
产品的广度是指医生在某一治疗领域使用的所有干预设备,以及公司的产品可以覆盖的程度。产品的广度足够大,可以避免不同公司设备搭配可能出现的麻烦和问题,方便医生选择;对于企业,可以促进连带销售,提高销售效率,扩大销售。
产品的深度是指具体的干预产品。公司有不同规格、型号和型号的产品,以适应医生根据疾病选择的情况;通过迭代升级,公司的产品具有竞争对手没有的功能或性能,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心脉医学在主动脉治疗器械领域具有超越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无论是产品的广度还是深度。产品优势是心脉医学成功的基础和关键。
主动脉治疗包括胸主动脉、腹主动脉和术中支架三个方向。心脉有三个胸主支架和三个腹主支架,主要竞争对手只有一个产品。心脉有两个 术中支架,这是公司的独家产品,国内没有竞争对手。
Hercules,胸部主支架,心脉 Low Profile、Talos拥有与竞争对手相同的直管支架结构,Hercules Low Profile在国内同类产品中外径最低,可覆盖更多特殊患者。Talos于2022年上市,具有远端打孔设计,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支架覆盖面积较长造成截瘫的风险。
Castor支架是世界上第一款上市的分支胸主动脉支架产品。它是中国独家分支产品,可以应对涉及主动脉弓的患者。目前,Castor几乎为公司的收入贡献了三分之一。正是因为Castor于2017年上市,Castor在胸主支架市场逐渐超越美敦力,成为行业第一。
2023年10月,Castor分支定制开窗产品获批上市,这是公司继2022年Castor分支支架在欧洲获得CMD定制许可证后,首次获得Castor分支定制开窗产品批准上市。Castor分支定制开窗产品可以治疗更多涉及主动脉弓病变的不同类型患者。
在腹主支架中,心脉有一体式(Ageis)、二件式(Hercules)、三件式(Minos)三种不同形式的产品扩大了适应证书的范围,可以适用于更多的病例。Minos支架是国内市场上最薄的腹主动脉支架产品之一,更薄的输送系统更适合相对狭窄和迂回的亚洲人。
在术中支架中,心脉Cronus支架是2003年与孙立忠教授合作开发的“孙氏手术”开发的第一款产品。该产品的外科手术已成为国内外治疗复杂主动脉夹层和主动脉弓和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标准手术。公司 Fontus术中支架产品 CRONUS手术中支架的升级产品可以简化孙氏手术的手术。在这一领域,公司的产品是独家的。
总的来说,经过不断的积累和迭代,心脏医疗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品线,具有卓越的产品性能,并拥有多种独家产品。无论是在产品广度上,还是在产品深度上,都建立了企业优势。
三.业务布局具有前瞻性,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心脉医疗主要布局三大业务:主动脉业务、外周介入业务、肿瘤介入业务。
这三个市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门槛高,国内竞争对手少。
在主动脉领域,除了几家国际品牌供应商外,中国的主要玩家是心脉医疗和先健科技。这两家公司在这一领域起步较早,前面提到心脉是1998年开始开发主动脉介入产品的。先建科技成立于1999年,也是成立初期以主动脉介入为业务领域之一。再加上美敦力和戈尔两家外企,TOP4玩家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可以说是寡头垄断市场。近年来,杭州唯强、北京华脉泰科、北京卓正联、北京裕恒佳科等国内几家新企业进入,但对整体市场格局影响不大,需要进一步观察。
外周血管介入器械市场,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约43亿元,国内主要玩家包括先瑞达、归创通桥、心脉医疗、惠泰医疗。惠泰医疗主要布局外周通道产品,没有全面进入外周干预市场的研发计划。目前,外周业务已被列为公司的重点业务之一,计划开发全系列产品,未来将成为外周干预行业的主要竞争对手。总的来说,整个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
肿瘤干预行业也是中国的一个新兴领域。根据心脉年报数据,2023年市场规模达到137亿元。国内玩家很少,因为它涉及到设备、产品和药品的合作。目前,心脉医学主要研究产品 TIPS 覆膜支架、颈静脉肝穿刺系统、显影栓塞微球、放射性微球、可降解微球等。
心脉医疗布局的三个业务呈现出明显的业务发展梯队。
主动脉介入业务始于集团成立之初 1998年,有25年的历史,形成了良好的产品矩阵和迭代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2022年主动脉业务收入 8.2 1亿元,占公司收入的91%。该业务已进入成熟期。随着国内患者的自然增长、检出率的提高和海外市场的扩张,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将增长约20%。
外周干预业务始于2010年左右,但早期公司的研发投资主要集中在主动脉领域。近年来,外周干预领域的研发强度增加,上市产品仍相对较薄。2022年,外周业务收入仅为0.77亿元。随着更多产品的上市和海外市场的扩张,预计未来几年收入将迅速增长,保持约40~50%的增长,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
2020年,肿瘤介入业务布开始研发,2021年,TIPS 覆膜支架、显影栓塞微球、栓塞微球微导管、微导丝等在研产品预计将于2024年至2026年陆续上市。业务仍处于布局阶段,五年后接管外周业务,成为新的快速增长点。
四.海外市场扩张加快,未来空间广阔
近年来,微创集团整体加大了海外扩张力度,各业务线也跟随集团,加快了海外业务的发展。
主动脉治疗器械产品已形成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性能优良,海外竞争力强,海外市场是心脏市场的空白市场,是海外拓展领土的好时机。
近年来,2020年、2021年、2022年、2022年、2022年、2023年,公司海外业务销售覆盖国家和地区的数量不断增加 Q3,期末这个数字分别是 13,18,22,29;销售额分别为 1166万元,3014万元,5272万元,约6000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 91%,158%,75%,63%。
国际业务销售持续快速增长,收入比例不断扩大,成为未来心脏增长的重要支点。
以上总结了心脏病医学的主要优势和发展前景。然而,心脏病的未来发展可能并不顺利。面对政策和竞争的压力,需要密切关注,主要存在以下风险:
1. 主动脉介入产品收集的压力
2. 竞争对手的压力(先健介入未来上市的主动脉产品,唯强和华脉泰科的新产品)
3. 外周干预与肿瘤干预市场的竞争与发展
虽然存在收集压力,但主动脉干预领域不符合收集条件,国内竞争对手太少,市场不成熟。此外,目前医疗器械收集的强度正在放缓,只要没有极端的收集,心脏就依赖于 独家产品的优势和海外市场的扩张可以抵御集采的影响。
竞争压力并不可怕。心脏可以在主动脉领域逐步击败海外和国内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第一。我相信它将在主动脉、外周和肿瘤干预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自由之路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