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池中游材料及电池厂有望加快出海速度,消化产能过剩。供给侧:2023年9月,我国动力电池产量共计69.9GWh,环比增长8.8%;2023年1月至9月,我国动力电池总产量491.5 GWh,整体市场供应充足。电池厂和中游材料厂大规模扩产意愿降低,各行业进一步价格战概率低。目前各环节价格基本处于低谷,明年盈利能力有望稳定。随着近期出口形势的边际改善,锂电池产业链有望穿越层层壁垒,加快出海步伐,消化产能过剩。
随着高压快速充电渗透率的提高,预计新能车销售结构将进一步改善。预计高压快速充电将解决新能源汽车的耐久性和能量补充焦虑。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纷纷推出800V高压平台车型。自2022年以来,800V极狐阿尔法S、小鹏G9、长城机甲龙、豪铂HT等相继上市。预计到2025年,主流车型将支持高压快速充电,高压快速充电车型的渗透率将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将同时得到改善,未来纯电动汽车的销售比例预计将超过预期。
许多锂电池公司在第三季度表现良好,行业估值已进入底部。1)电池:头部电池厂家毛利率环比上升,预计毛利率将随着作物动力的增加而保持。根据我们的利润预测,宁德时代24年的业绩预期已经完全下降,目前的时点对应PE只有16倍。目前,压制估值的主要因素是电池龙头企业出海的可行性。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出口形势的边际变化、IRA规则的实施和美国福特项目的进展。2)电解液:目前整个行业基本处于盈利底部,估值相对较低。天赐材料具有综合成本优势,盈利能力与其他厂家差距较大,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3)结构件:结构件是中游材料格局中性能相对有保障的环节。科达盈利能力强,降价干扰基本可以在体内消化。4)隔膜:隔膜的龙头地位不断增强。星源材料的盈利能力超出预期,后续新生产线的投产仍有较大的降本空间。5)负极:2024年快速充电车型量产可能会推动负极材料市场高增长,行业竞争对手大规模扩产节奏放缓,盈利能力有望稳定。
投资建议:经过23年锂电池行业的多次业绩下修,展望Q4各环节的利润进一步下修空间非常小,悲观情绪可能已经充分反映出来。目前时点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底部,重点推荐:1)从长远来看,利润稳定:宁德时代、科达利、天赐材料;2)加快出海进程:新宙邦;:国轩高科;3)降本空间充足,份额有望向上扩大:星源材料。
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销量低于预期等,盈利能力低于预期等。

【民生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