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联证券:当地时间10月24日,全球人工智能算力芯片领导者英伟达发布了8-K公告,称公司收到美国政府的要求,立即实施人工智能芯片出口控制措施。其使用范围为4800或更高的产品,包括公司的A100、A800、H100、H800和L40S。此前,美国政府10月17日发布的最新出口管制新规全面收紧了尖端人工智能芯片的出口管制,并将先进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的出口限制扩大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原计30天宽限期,但美国政府决定提前实施出口管制,加快对中国等国家获得高计算能力芯片的限制。
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企业可能会寻求国内GPU替代品
根据英伟达公布的财务数据,2023年第二季度来自中国的数据中心需求约占英伟达相关业务收入的20%-25%,创历史新高。提前实施出口管制将使现有人工智能服务器制造商因英伟达GPU供应问题无法交付,或寻求国内GPU替代品。我们认为,此举将加快人工智能算力本地化进程,进一步完善国内GPU生态系统建设。
国内计算力基础设施产业迎来了政策催化
2023年10月8日,工信部、网信办、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中国人民银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等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计算基础设施优质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中国计算能力规模超过300EFLOPS,智能计算能力占35%。《行动计划》提出了完善综合计算能力供应体系、提高计算能力高效承载能力、加强存力高效灵活保障、深化计算能力赋能行业应用、促进绿色低碳计算能力发展、加强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等六项重点任务,努力促进计算能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
投资建议:
目前,在国内人工智能计算能力体系中,华为“坤鹏+盛腾”生态和中国科学系“曙光+海光”产业链处于领先地位,具有“核心-终端-云”产业链的闭环。初创企业墙人科技、遂原科技等产业生态也有实施案例。我们建议积极关注国内GPU和服务器环节以及产业链生态:
国产GPU:海光信息、寒武纪等;
服务器:中科曙光、神州数码、高新技术发展等;
创业公司合作生态:宏信电子、景嘉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