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
2023-10-27 10:00:28
描述
一、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10月20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优化和调整石墨物品临时出口控制措施的公告,正式将球化石墨等三种高敏感石墨物品纳入两用物品出口控制清单。20日,德尔未来、华丽家庭、翔丰华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一、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

10月20日,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优化和调整石墨物品临时出口控制措施的公告,正式将球化石墨等三种高敏感石墨物品纳入两用物品出口控制清单。

20日,德尔未来、华丽家庭、翔丰华等在盘中大幅上涨。有朋友问,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不应该下降吗?

该措施是继2016年政策更新之后,主要是为了规范石墨出口和可追溯性,对石墨企业的生产影响不明显。取消对炉碳电极等五种低敏感石墨项目的临时控制,有利于这些石墨企业增加其出口。

本质上,该板块的核心股票并没有良好上涨,主要是随着新能源石墨电极板块的上涨。德尔未来的概念,华丽的家庭主要是房地产链,周五房地产也在上涨。金福技术主要是消费电子产品,祥丰华石墨是更正宗的石墨负极材料,但仍主要是随着锂电池的趋势。

二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

石墨分为人造石墨和天然石墨。天然石墨分为鳞片石墨、块状石墨和隐晶石墨。其中,天然鳞片石墨是一种优良的非金属导热惰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池电极、电池集电导电、电子设备、电磁屏蔽等领域。人造石墨具有高纯度、高强度、高密度,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生产国和出口国。

中国是少数石墨资源种类齐全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世界前列,其中晶质石墨资源约2.6亿吨。我国天然石墨存量丰富,天然石墨在技术和成本上具有显著优势。此外,我国天然石墨产地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四川、山东等地。石墨类型多为鳞片状晶体石墨,易于开采和选择,使用价值高。天然石墨主要通过开采石墨矿获得,因此不存在断供等风险。中国石墨深加工技术走在世界前列,高温净化、石墨烯生产等加工产品在国际市场具有优势。

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

三、中国石墨格局:天然石墨一超多强,人造石墨梯队分明。

其中,天然石墨形成了超强竞争格局。2021,贝特瑞天然石墨市场份额为63%,具有明显的领先优势。翔丰华市场份额为17%,其他企业市场份额低于10%。

人造石墨尚未走出绝对领先地位。由于指标多,生产过程中know-how环节多,负极产品差异化明显,分层明显。负极企业与下游客户形成了稳定的供应和开发关系。“四大三小”格局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预计未来负极整体格局将保持相对稳定。呈现多强并进的格局。

为什么出口管制的概念还会大幅上升?

四、石墨可能会涨价50%

石墨价格预计将上涨,因为电动汽车需求上升。

目前,石墨的价格约为570美元/吨。石墨的长期价格预计为850美元/吨,比目前高出50%。预测依据如下:

一是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年销量将超过5100万辆,增长5倍;

二是2030年,动力电池容量将增加30%(约80kWh)。

此外,对于电池拆卸,瑞银研究认为阳极密度将上升,天然石墨阳极材料的比例将增加,从而推断石墨需求将上升。2030年,天然石墨需求将达到630万吨,增长6倍,2025年将开始出现差距。

事实上,全球石墨的储量和产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虽然中国的储量排名第二,但它提供了全球67%的天然石墨。世界上90%以上的石墨也被提炼成几乎所有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材料。因此,出口管制后,立竿见影的效果是国际石墨价格的上涨。特别是2021年,世界石墨产量排名第四的被欧美排除在国际市场之外,欧美要想发展电动汽车,首先要面临电池成本上升的问题。国内电动汽车制造商可以通过布局国内石墨产业链来消化成本,从而进一步稳定欧洲、美国、日本和韩国电动汽车的优势。

五、石墨产业链梳理

上游石墨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

1)中国宝安:新三板上市公司贝特瑞(控股62%)拥有鸡西天然石墨产业链、山西/天津人造石墨产业链。

2)大富科技:在上游石墨矿方面,有20多平方公里的露天石墨矿,总储量4700万吨。

3)德尔未来:上游控股集团下游石墨矿6000万吨,占全国资源的12%

4)宝泰龙:属于整个产业链。在上游石墨矿方面,公司参与了7台河东润矿业43%的股权,7台河市密林石墨矿区已发现石墨矿体 56条;在中游制备方面,全资子公司七台河宝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于18年9月30日开通50吨/年物理石墨烯;进入试生产阶段的下游应用,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超导电石墨烯/磷酸铁锂 极材项目(18年7月未实施);18年7月,试生产了400吨柔性石墨纸。

2.中游产业链:石墨烯量产

1)华丽家族:在中国十大石墨烯制造商中,第一个是宁波墨西,第二个是重庆墨西,这是世界前两条真正实现规模、低成本、高质量的石墨烯生产线。北京墨烯控股集团是华丽家族注入的石墨烯资产。目前,重庆墨希拥有全球首条年产100万平方米的大型石墨烯膜制备生产线。宁波墨西与中国科学院密切合作,年产300吨石墨烯微片生产线,长安欧尚电动汽车使用宁波墨西石墨烯。

2)力合股份:力合股份间接持有常州二维碳素材料(3万平方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年)、常州第六元素材料(1000元素) 吨粉石墨烯/年)。

3)永安药业:控股子公司武汉低维(40%股权)拥有自主研发的石墨烯粉体制备技术,已检查50吨/年的电子石墨烯粉体生产线。

4)宝泰隆:7台河宝泰隆石墨烯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全产业链和中游制备的全资子公司,于18年9月30日开通了50吨/年的物理石墨烯。

5)三达膜:公司石墨烯生产线量产,产能50万平方米/年,预计2021年底达到100万平方米。目前,公司正在规划扩建生产线的选址,公司将在一切规划妥善后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3.下游产业链-应用场景

石墨烯-锂电池材料

石墨烯电池是指在电池的电极或导电剂中使用和添加石墨烯材料。能有效降低电池内阻,提高电池倍率、充放电性能和循环寿命,电池弯曲不影响充放电性能。

全石墨烯电池成本很高,制备难度大,几乎不可能大规模生产。现在发布的一些惊人数据基本上来自高纯度的石墨烯电池,只出现在概念阶段或实验室;虽然“混合石墨烯锂电池”有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效果不大,不足以动摇当前的模式。

1)国轩高科技:2016年2月3日,计划在唐山成立合资航天国轩(唐山)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国轩”),航天国轩将建设年产10亿A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主要从事动力电池研发制造、石墨烯材料研发应用,以及储能产品在军事和民用领域的应用和推广。

2)杉杉股份:属于产业链下游。在下游应用方面,石墨烯导电浆料已建成年产量约400吨的生产线,目前正处于试生产阶段;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研究所合作开发的石墨烯导热垫目前处于产品工艺验证试验的试验阶段,实现大规模生产和供应仍存在不确定性。

3)道氏技术:子公司浩鑫新能源的主要产品是石墨烯导电剂、碳纳米管导电剂和动力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产品。

4)宝泰龙:属于全产业链,进入试生产阶段下游应用。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年产2000吨超导电石墨烯/磷酸铁锂正” 极材项目(18年7月未实施);18年7月,试生产了400吨柔性石墨纸。

5)正泰电器:正泰正在与西班牙Grabatt合作 Energy开发了世界上第一款石墨稀聚合物电池,其效率是锂电池的10倍,在新能源汽车上充电8分钟可跑1000公里。海涵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