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在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发言人兼总工程师赵志国透露,目前我国新增计算能力设施中智能计算能力占一半以上,中西部计算能力设施占全国的39%。下一步,我们将努力推动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本原创技术的突破。
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赵志国表示,计算能力已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工业和信息化部继续加强政策指导,促进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自主创新,促进计算能力的典型应用,取得积极成果。他介绍说,目前我国计算能力总规模居世界第二,年增长率在30%左右,智能计算能力占新计算能力设施的一半以上,成为计算能力增长的新引擎。计算能力布局不断优化,中西部计算能力设施占全国的39%。围绕计算能力枢纽节点建设100多条干线光缆,有效提高了网络通信能力。基准功能逐渐显现,选取了77个国家新数据中心的典型案例,推动了液冷、预制化等多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数据中心能效利用水平的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计算能力产业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前沿技术取得多点突破,不断迭代升级大模型培训、推理等高计算能力芯片,加快多元异构计算技术的普及,有效支持人工智能、区块链、元宇宙等新兴应用的发展。整机供应能力保持领先,通用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性能不断提高,国内品牌服务器竞争力不断提高,服务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计算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
计算能力赋能千行百业稳步深化。从应用领域来看,计算能力应用已逐渐从互联网扩展到制造、金融、交通等传统产业和实体经济。从支持能力的角度来看,依托坚实的计算能力支持,生物医学、天文地理等科技领域产生了一批研究成果,大大提高了智能驾驶、影视渲染水平,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计算能力的变化。从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以云服务为主要代表的计算能力服务不断普及,涵盖应用、软硬件产品和设施的工业生态不断改善,有效促进了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赵志国说:“近年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计算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我部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快我国计算能力的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继续推进计算能力基础设施建设。发布政策文件,指导计算能力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增加高性能智能计算机的供应,加强先进存储产品的部署,优化计算能力网络,加快云边缘协调、计算、存储、运输一体化和多层次计算能力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引导有关单位和地方政府积极探索,加强计算能力资源的统筹和互联互通,实现资源的高效集约利用。另一方面,聚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加强先进计算、计算网络集成等技术研究,解决核心设备和设备问题,重点推进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本原创技术突破,提高产业基础先进水平。
此外,它还激发了计算能力应用程序的价值。加强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领域的计算能力支持,继续实现科技创新。鼓励企业推出计算能力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需求,加强计算能力应用创新竞赛、“计算能力中国银行”等活动的宣传和推广,继续帮助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