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否定“T+0”,股市以后还会涨吗?
2023-10-14 12:28:42
描述
  上周末a股仍在休市时,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通知,明确目前尚未恢复“T+0”交易系统的安排。在此之前,互联网上出现了10月份将在一些股票交易中实施的“T+0”的传闻。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一谣言的可信度很低,市场上的大多
[本文共字,阅读完需要分钟]

  上周末a股仍在休市时,沪深交易所同时发布通知,明确目前尚未恢复“T+0”交易系统的安排。在此之前,互联网上出现了10月份将在一些股票交易中实施的“T+0”的传闻。对于业内人士来说,这一谣言的可信度很低,市场上的大多数投资者也很怀疑,但两地的交易所仍然非常重视,并在开盘前以通知的形式澄清事实。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积极的视听措施,但仔细想想,这种操作仍然很有意义。  自今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表现疲软,特别是自第二季度以来,市场整体呈持续下跌趋势,与投资者预期形成了巨大对比,也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为此,也提出了提振投资者信心、激活资本市场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自8月下旬以来,监管机构多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了解市场需求和关注,并在此基础上单独或与其他相关部门共同发布了许多促进市场稳定发展的措施。这些措施的内容不仅是投资者非常期待的(比如收紧IPO,加大限售股解禁),也是短期内无法实施的 (如减半征收印花税),它们一一推出,受到投资者的广泛欢迎。有一段时间,市场上出现了这样的讨论:只要市场能够活跃起来,各方面的意见都会尽可能被采纳。然而,从两地交易所最近发布的通知来看,讨论较多的“T+0",还是被搁置了。此外,公众舆论受欢迎的限制性股票以融资的形式参与融资和同类资产的两次上市。交易所只客观地介绍了背景,并没有作出立即停止或完全否认的决定。显然,在这方面,监管部门和民间讨论在倾向和立场上并不一致。  客观地说,证券监管机构不应干预市场的具体趋势,需要营造公平、高效、合理、规范的市场环境。由于各自的角度不同,在具体的交易规则和制度方面,可能与投资者、融资者和中介机构的取向不完全一致。在这方面,政策调整需要权衡得失,兴利除弊。一段时间前,由于重点是融资方面的改革,在这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投资方面的改革相对滞后。现在,由于交易市场存在许多问题,在这方面出台了更多的新政策,有必要改进明显缺陷的制度安排。当然,监管部门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立场,无条件地满足市场的各种要求。现在,每个人都看到了这样的场景,其实这也是必然的。这里就不谈监管部门否定了“T+0”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这种做法的合理性应该意识到,依靠政策措施的调整,即所谓的引入积极的方法来刺激股市,至少在这个阶段结束。或者更直观地说,在目前的情况下,基本上已经公布了可以引入的好处。在这个时候,人们不应该无休止地想象有更多的好的推出。  很多人可能会提出,出了这么多好处,股市还是不涨,政策没用,股市以后还会涨吗?应该说,优惠政策总比没有优惠政策好,政策的有效性大多需要一个过程。比如保险资金扩大对股市的投资,风险因素比例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背后要做很多准备。因此,投资者应该有耐心产生积极兑现后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就股市的交易制度而言,它们实际上是中立的,无非是它们在助涨助跌方面的作用。减轻市场负担和其他活跃交易的措施只能在良好的整体市场氛围的背景下发挥作用。如今,实体经济仍然相对困难,投资者缺乏信心,不愿意进入市场。即使在缺乏稳定预期的情况下,“T+0”,完全停止IPO,不可能让股市活跃起来。没有经济的稳定增长,股市就没有良好的基本面,也不可能继续上涨。从这个角度来看,今天的投资者应该放弃对好消息的依赖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坚定地基于基本面,在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持乐观态度的基础上合理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