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华为新车预订火爆
最近a股市场最强的主线是华为科技线,主要围绕手机、汽车、计算能力三大科技线。
就在最近,随着华为的AITO 问界新M7 该系列正式上市,售价 24.98-32.98 万元,再次轰动全世界。
从9月12日发布M7到9月30日,短短18天,M7大定破3万辆;9月29日至10月3日,国庆假期大定超过1.2万辆,日均大定2.4万辆+。若全部交付,则意味着收入已达100亿元。之前的缺点是销售,目前无忧无虑。再加上华为的流量支持和全球品牌的影响力,预计12月M9出来后,M9月销量将达到1万+。
在产能方面,赛力斯工厂已与供应链进行了赌博。目前,日产450辆,月底前达到750辆。随着年底第三家工厂70万产能的交付,没有必要担心产能。可以想象,国庆假期的流行只是一项热身运动。
二、汽车企业运营考验多维能力,华为竞争优势强
汽车是消费、制造和技术三重属性叠加的工业消费品,产业链长,汽车企业运营涵盖需求洞察、产品设计、研发生产、营销宣传、渠道运营、售后服务等方面,需要确保后期上市销售过程的一致性,即产品着陆、营销符合产品设计的初衷,因此汽车企业系统能力尤为重要。
华为在智能电动汽车轨道上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1)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软实力”——智能手机复用等多种能力:
2)“硬实力”-智能驾驶和智能驾驶舱均处于行业第一梯队:
PS:在智能化过程中,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的迭代是两个重要方向。
三、华为优势
1.智能驾驶舱:鸿蒙汽车目前被称为“汽车天花板”
华为的智能驾驶舱平台由鸿蒙汽车系统、麒麟计算平台、显示硬件和相关生态系统组成。目前,它已经实现了驾驶舱芯片、系统和显示硬件的所有自我研究。其中,鸿蒙汽车被称为“汽车天花板”,创造了一种没有人的智能驾驶舱体验。
2.智能驾驶:华为城市高级智能驾驶落地进度位于第一梯队
华为城市场景辅助驾驶配备量产,整体过程处于第一梯队。华为推出 MDC 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是实现智能驾驶全景感知、地图传感器集成定位、决策、规划、控制等功能的决策系统。
数据:超级数据收集和算法迭代能力继续优化功能体验。自4月份以来,ADS2.0通过华为AI培训集群构建丰富的场景库,每天学习里程超过 1000 每10000公里,辅助驾驶算法模型 5 每天更新一次。截至2023年9月,ADS2. 0长距离领航的平均接管里程已提高到200km(4月份为114km)。
硬件:云超级计算中心与边缘自主研发的硬件合作,提供外部支持。华为采用1800PFLOPS超级计算中心进行云大模型训练,边缘采用1激光雷达+3mm波雷达+1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作为感知硬件,MDC 610作为核心计算单元,提供200Tops计算能力;
软件:BEV+GOD2.0+RCR2.完善软件算法架构,覆盖更多无图场景。华为整合了BEV鸟瞰感知能力和行业内首个GOD2.0网络+RCR2(通用障碍物检测,异形物体识别).0(道路拓扑推理网络,匹配导航地图和显示网络),实现功能落地,类似于特斯拉BEV+占用网络的算法架构。
3.商业模式:智能选择模式充分发挥华为的优势,率先跑
随着组织结构的不断迭代和零部件的不断迭代,华为汽车业务的探索 Tier 1 与传统零件制造商相比,模式定位与传统零件制造商相似 HI 在模式和智能选择模式方面,华为更深入地参与产品定义、渠道营销等环节,充分发挥华为作为国内科技巨头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积累和技术实力。
智能选择模式车型“含华量”高,充分发挥华为的实力。无论是公司前沿黑色技术的搭载,还是后端营销和渠道运营,华为都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赛利斯和华为的合作效率超出了市场预期。目前,这三款车型正在销售中。
四、谈几家华为明星车企
1.赛力斯:虽然问界只占据了华为SUV系列的车型,但SUV绝对是十年来所有乘用车中最有价值的车型。所以现阶段可以和2020年的比亚迪相比。赛力斯B波的峰值(2023年底M9发布会前两周)将在1800亿左右。届时M5已降价到20万左右开始销售,月稳定销量在1万左右,月稳定销量在1.5万左右,月稳定销量在65亿左右,毛利率可以提高到17%左右。M9正式上市两个月后(2024年3月),三款车的价值和销量将进一步被市场认可,月销量将稳定超过100亿元。届时净利润将达到10点左右,年利润将达到120亿元,估值将达到近3000亿元。
3000亿元的估值也是目前可以预测的价值 c浪峰值。如何跟进取决于华为对赛力斯的后续战略定位:如果我是华为的决策者,我将在与赛力斯的早期合作中添加赌博条款(条款规定问题车型达到销售节点,华为可以增加赛力斯或建立相对较低的估值),如果华为可以增加赛力斯正式成为赛力斯股东,1127的价值锚可以是一个新的空间。如果赛力斯只是华为汽车系统的品牌标杆,吸引更多的传统汽车公司加入华为汽车产业链,那么3000亿将是赛力斯价值的历史高峰。到时候可以抛出赛力斯,转向新华为价值低谷(北汽蓝谷、江淮等)。).
2.富临精工、锐明技术、德赛西威:
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三家明星企业中,富临精工主要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收入占2/3, 二是汽车发动机的精密部件,新能源汽车的汽车减速器和热管理收入不到10%;瑞明技术的主营业务相对明确,即进行汽车盲区检测;德赛西威的收入规模最大,主要从事智能驾驶舱和智能驾驶
从2022年毛利率来看,富临精工、锐明技术和德赛西威分别为19%、39%和23%。锐明技术最高,研发收入占比最高,高达20%,其次是德赛西威的11%,富临精工正常在5%左右。
在收入增长方面,富临精工2023H1的收入增长率最差为-14%,其次是锐明技术24%,而德赛西威最高,达到36%。
富林精工,基于2020年自由现金流的小高点,考虑到过去5年38%、10年30%,特别是2022年176%和2023H1最近-14%的收入增长率,鉴于公司2022年锂电池正极材料属于井喷一年,难以持续,我们假设公司未来10年将按照过去20%的复合收入增长率发展,相应估值在11.27元左右。11.27上浮30%的极限值接近14.65元。
瑞明技术,基于2022年最新的自由现金流,考虑到过去9年基于2021年收入反转的18%,特别是近期2023H124%的收入增长率,稍微乐观一点。我们假设公司未来10年将按照20%的复合收入增长率发展,相应估值在40.30元左右,40.30%的极限值在52元左右。
毕竟,对于瑞明技术来说,当收入上升时,一切都会有希望。否则,截至2022年财务报告,业绩几乎跌至谷底,2022年10月股价自然创下19元新低。
考虑到过去5年的23%和23%,特别是2022年的56%和最近2023H1的36%收入增长率,德赛西威也基于2022年的最新自由现金流。我们假设公司在未来10年将按照过去2023H136%的复合收入增长率发展,相应的估值接近134.41元, 134.41上浮30%,接近174.73元。
德赛西威的优势在于其高收入增长率,尤其是在过去两年中。然而,一旦收入放缓,现有的股价可能很难维持。来自海涵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