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煤炭股上涨,主要是保险资金的避险情绪很浓厚,增加了对于高股息的配置。
比如潞安环能、陕西煤业和山煤国际,都是高股息的票。
由于买得差不多了,保险的配置节奏慢了下来,煤炭股也横盘了一段。
上周,煤炭股再度风云突起,是非保险资金在追涨,比如平煤股份、山西焦煤,都是弹性比较大的票。虽然也具有高股息的逻辑,但是由于没有承诺分红比例,所以逻辑相对弱一点。
01
熊市抱团
煤炭股被热炒,与当前的熊市氛围密不可分,不断缩量的市场里,只有最具价值的板块,才足以报团取暖,抵抗下跌。
2010年至今 14年,中证红利指数 8次跑赢沪深 300 指数,主要是在市场下跌之时,高股息标的就更牛了。而在市场上行期,高股息标的却表现平平。
从高股息角度看,2022 年股息率最高的五个行业分别是煤炭(7.08%)、钢铁(6%)、石油石化(5.97%)、银行(5.72%)、交运(4.32%)。

对于稳定分红且中长期基本面稳定的公司,长期持股类似于购买债券。当前是熊市环境,高股息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这是煤炭板块热炒的底层逻辑。
02
供给有限
高股息过去一直擅长在熊市防御,但今年的高股息策略,却带有一点进攻逻辑,主要是供给端受到了约束。
供给端:
今年煤矿事故不断,加强安全监管将影响到煤矿生产,目前部分煤矿还在停产减产中,7月全国原煤产量已经接近零增长,8月可能出现负增长。
进口方面,海外能源价格普涨,海外煤炭价格反弹明显,进口煤优势持续削弱。6月份以来,进口煤下单量急剧下降,未来9月-10月,进口量同8月一样持续下降,支撑煤价不会大幅下跌。
需求端:
港口库存大幅下降,尤其是流通贸易库存极其稀少,导致现货抛盘压力大幅减轻。
9-10月份开始供暖煤坑口采购,叠加大秦线检修,尤其是近期产地安全整顿导致供暖煤采购提前,块煤提涨明显,产地地销增加进一步减少港口供应。
地产政策持续放松。2016-2017年周期主要靠地产拉动,2020-2022年周期主要靠制造业拉动,这一次是地产和制造业共振拉动。而煤炭供给侧很难大幅增加。
因此,预计本轮煤价下跌提前结束,四季度煤价反弹启动,高点可能会超过2022年。
因此,未来煤价中枢有望维持高位,煤价下跌风险逐渐释放,煤炭股具有业绩稳定、高分红2大逻辑的驱动。
03
长期稀缺
中期来看,由于近2年高成本老煤矿保供复产较多,虽一定程度上维持供需平衡,但也导致边际成本上升,且高成本煤矿普遍热值偏低,变相导致主流热值5500大卡边际底部上抬,目前价格800元情况下,已经有部分煤矿开始亏损。
因此,煤炭供给已达到历史高位,难有进一步增量,需求端也已逐渐企稳,叠加电煤长协机制下的结构化矛盾日益深化,煤价波动率放大,现货价格中枢仍能稳定在800元以上的价格,煤炭企业的业绩也就有了持续性。
长期来看,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成本低廉的煤电,起到了兜底的作用。火力发电的主体地位不会改变,遇到极端情况还会进一步强化,“十四五”期间火电新装机组同比明显提升,火电生产仍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对煤炭需求拉动具有决定性作用。

开采煤矿手续复杂、建设和生产周期长,新建矿井成本大幅抬升,主流煤企新建矿井意愿仍然很弱,产能基本达到高负荷状态,经历过去两年产能核增后,核增空间已经大幅减少,叠加东部等地区资源枯竭矿井不断退出,行业供给是在减少的。
总之,在能源转型下,煤企出于对行业未来前景的担忧,以及新建煤矿需要较长时间和巨额资金,普遍对煤矿再投入的意愿较弱,这也意味着我国未来新建煤矿数量有限。
考虑到煤企高利润有望长期持续,高现金流背景下不断提高分红,是机构报团取暖的最佳去处。本轮煤炭大涨,也是考虑到淡季煤价底部远高于市场预期,高利润、高分红可以持续,而非对煤价暴涨的预期。
所以,煤价涨不涨,不是现在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04
个股逻辑
中国神华:长协煤占比高,业绩稳健高分红
陕西煤业:资源禀赋优异,业绩稳健高分红
兖矿能源:海外煤矿资产规模大,弹性高分红标的
中煤能源:长协比例高,低估值标的
山煤国际:煤矿成本低,盈利能力强分红高
晋控煤业:账上净货币资金多,业绩有提升改善空间
广汇能源:煤炭天然气双轮驱动,产能扩张逻辑顺畅
新集能源:煤电一体化程度持续深化,盈利稳定投资价值高
潞安环能:市场煤占比高,业绩弹性大
山西焦煤:炼焦煤行业龙头,山西国企改革标的
淮北矿业:低估值区域性焦煤龙头,煤焦化等仍有增长空间
平煤股份:高分红的中南地区焦煤龙头,发行可转债
神火股份:煤电一体化,电解铝弹性标的
华阳股份:布局钠离子电池,新老能源共振
兰花科创:资源禀赋优异,优质无烟煤标的
文章作者公子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