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一:分散投资有什么好处?如何规划自己的投资分配比例?
关于“分散投资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有很多专业机构都进行过深度的解析。但是对于咱们普通基民来说,我们的资金量是有限的,分散投资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让我们通过配置不同的基金、充分分散单个资产所产生的风险,来构造更“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我们知道,同一类型的基金风险收益特征大体相似,容易随着市场周期变化出现同涨同跌的现象;
而分散投资可以通过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让基金组合能够在尽可能接近我们目标收益率的情况下,将组合的“波动率”控制在我们更能接受的范围内。
所以分散投资像拼积木一样,将不同类型的基金“拼搭”起来,让整体的风险收益特征更接近我们自身的偏好,最后构建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基金组合。
那么具体如何规划投资分配比例呢?这里的策略可就非常多了,列举几个比较有名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1、美林时钟配置策略:
美林时钟很多资深基民都会有所耳闻了,它把经济周期分为衰退、复苏、过热和滞胀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这四大类资产会有不同表现。
因此,如果我们可以在这些类别的基金中进行一定的组合配置,理论上就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平稳度过经济周期的各个不同阶段。
复苏期,这一阶段通胀慢慢降低,产出逐渐增加,经济有一个好转的趋向,持有周期性增长领域的股票能获得超额回报。衰退期,这一时期物价水平跟产出都下降,应该在防守型增长的行业领域进行大类资产配置,这一阶段适合持有债券。过热期,物价水平和产出都明显上涨,最佳大类资产配置是大宗商品,并选择具有周期性行业价值的板块。滞涨期,即经济停滞加通货膨胀,这一时期物价水平上升,产出下降,因此持有现金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这里配置的具体比例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需要根据市场、宏观经济、自身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动态地调整投资策略。
2、核心-卫星策略:
核心·卫星投资策略最早出现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嘉信投资的一项研究。全球著名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先锋、瑞银、巴克莱等都在应用这一策略进行投资。
所谓「核心·卫星」投资策略,就是把投资的资产分为「核心」和「卫星」两大类资产,以此进行不同资产类别的配置。
根据各人风险偏好不同,核心资产配置的可以是追求稳健Alpha收益的固收类基金、也可以是被动、流动性较强的指数基金,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通过长期持有的方式获取稳定的收益。
与核心资产相比,卫星资产就更为激进、灵活一些。「卫星」资产主要是在「核心」资产的稳健收益范围内,配置一定的较高风险较高收益产品,以此提高组合整体的收益预期。
具体比例上,可以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来定。风格较为激进的投资者可以调高卫星资产的配置比例,比如40%;而风格稳健的投资者,可以将绝大部分资金投资于核心资产,比如核心资产占比80%等
3、杠铃策略:
所谓杠铃策略,用大白话来说,杠铃有两个端点,即考虑到最好的和最坏的情况,两头下注。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对杠铃策略有详细的解释:
“我用杠铃来形象地描述在某些领域采取保守策略(从而在负面的”黑天鹅“面前保持强韧性),而在其他领域承担很多小的风险(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正面的”黑天鹅“)的双重态度,从而实现反脆弱性。”
杠铃策略选取的是资产两端进行配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两端的收益与风险,特别在应对各种极端市场环境时,能有效减少毁灭性风险的冲击,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因此,在基金投资策略中,同样被广泛采用。
我们可以在相关性非常低甚至负相关的基金类型之间进行组合,比如价值-成长、大盘-小盘、主动-被动、股票-债券、高风险-低风险等。
这样无论市场走向哪个极端,你的基金组合都有表现的机会。当市场整体向好之时,基金组合还可能有超额的表现。当然,值得注意的是,两者之间的配比关系要适当,比如五五分、四六分等,如果配置比例大小过于悬殊,就称不上是杠铃了。
总之,配置策略有很多种,比例更是千变万化,但是核心都是为了尽可能构建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风险收益偏好,并且能够一定程度上分散风险、穿越周期,实现长期持有的基金组合。
问题二:用多长时间来评价一个基金经理的能力比较合适?
时间上,其实两三年以上是不错的。但最重要的是这里面要经历考验,就你不能说你选那个时间段里面都是单一的市场风格,或者是单一的单边上涨,其实最好里面会经历一次市场大的调整,最好经历一次大的熊市,就能看出这位基金经理和其他基金经理的一些差异。
除了区间绝对收益,还要看一下基金经理在同类基金中的相对表现。其实如果一个基金经理每年都能跑到市场的前50%,且能持续个五六年,那就是全市场最顶尖的基金经理。
但有的优秀的基金可能一段时间领先市场,另一段时间落后于平均水平。其实这要看基金经理本身的理念和他中长期获得收益的来源。比如,他是靠选股的?还是靠研究行业政策?还是靠趋势的研究、板块轮动、资金面?不同基金经理都会有不同收益来源。只要他的能力和他获得收益的来源是匹配的,还是建议大家长期持有。
声明:文章内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所提及个股、基金仅用于文章的分析说明,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A股和港股双双暴跌,基民含泪割肉离场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