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燕青)今年以来,监管层对于私募基金的监管力度仍然不减。记者根据证监会网站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过40家私募基金及其相关负责人受到监管处罚。
6月18日,深圳证监局宣布,深圳前海墨白资产在从事私募基金业务活动中,存在向不具备相应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投资者销售私募基金等问题,决定对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也因履职不到位被出具警示函。
从私募被罚的原因来看,涉及信披违规的最多,占比超过五成,如未按照合同约定向投资者披露基金净值、触及预警线和止损线等影响投资者权益的相关信息。此外,部分私募因涉及未充分履行诚实信用、谨慎勤勉义务被罚,包括投前决策不谨慎,投后管理不到位等。
部分私募因投资者管理违规受罚。如6月,瑞思博曾因未对个别投资者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进行评估,被深圳证监局警示。此外,深圳证监局等监管机构还发布多份辖区私募基金监管情况通报,披露了私募行业其他违规事项。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私募基金相关监管新规不断。6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草案)》,这意味着中国私募行业最高级别的行政法规将出炉。
来源:深圳商报
A股和港股双双暴跌,基民含泪割肉离场
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