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证成份指数简称上证180指数,是对原上证30指数进行调整和更名后产生的指数。上证成份指数的编制方案,是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借鉴国际经验,在原上证30指数编制方案的基础上作进一步完善后形成的,目的在于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样本股票,建立一个反映上海证券市场的概貌和运行状况、能够作为投资评价尺度及金融衍生产品基础的基准指数。
1. 成份股的选择(一) 样本空间:剔除下列股票后的所有上海A股股票。
¾上市时间不足一个季度的股票;
¾暂停上市股票;
¾经营状况异常或最近财务报告严重亏损的股票;
¾股价波动较大、市场表现明显受到操纵的股票;
¾其他经专家委员会认定的应该剔除的股票,
(二) 样本数量:180只股票。
(三) 选样标准:行业内的代表性;规模;流动性。
(四) 行业分类:以摩根斯坦利和标准普尔公司联合发布的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为基础,结合我国上市公司实际特点进行调整,将上市公司分为10大行业。
10 能源 Energy
15 材料 Materials
20 工业 Industry
25 可选消费 Consumer Discretionary
30 主要消费 Consumer Staples
35 健康护理 Health Care
40 金融 Financials
45 信息技术 Information Technology
50 通讯服务 Telecommunication Services
55 公用 Utilities
以上就是关于“上证180指数是什么意思?上证180指数成分股有哪些”的全部内容,更多股票市场的相关股票知识,欢迎关注壹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