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出炉。CPI同比上涨2.5%,环比下降0.1%;PPI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1.2%。这是自2021年以来,CPI同比涨幅首次超过PPI,物价剪刀差迎来了反转。
这些信号意味着什么?对于各位客官而言,当下又该如何布局呢?一起一探究竟~
首先简单解释一下PPI和CPI是什么?
PPI是工业生产者出场价格指数,反映的是上游工业品的出厂价格;CPI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反映的是中下游产品物价。谈及PPI和CPI,往往会提及“剪刀差”,即PPI同比与CPI同比的差额:当PPI-CPI为正,意味着成本上升,利好上游原材料企业;当PPI-CPI为负,则说明上游利润向中下游传导,中下游消费企业的盈利改善可期。
PPI-CPI剪刀差为负,消费板块往往有超额收益
8月,PPI-CPI剪刀差转负,为近20个月以来首次,或是较为重要的转折点。
复盘历史上四次PPI-CPI剪刀差为负的时候,消费表现亮眼,中证消费指数涨幅均值为105%。这是因为上游企业成本承压、利润受损,而中下游企业在利润传导的过程中盈利得到改善,使得消费企业二级市场表现较好。

进一步看,在历史上PPI-CPI剪刀差为负时,农林牧渔、家用电器、食品饮料等消费细分行业在权益市场中获得了超额收益。因此,当下或许可以重点关注农林牧渔、家用电器和食品饮料等细分板块利润提升带来的投资机会。

社零数据显示回暖,消费修复趋势明朗
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加5.4%,较前值增加2.7%。由于疫情的趋缓、叠加前期稳增长、促消费等一系列政策的推动,消费得以维持稳健复苏的态势。
向后看,国泰君安指出,目前部分核心业绩确定性较高,在疫情常态化防控基础上,消费景气度边际提振,传统线下消费赛道有望回暖,可以关注低估值、且景气度改善的布局机会。

股债性价比到达高位,消费配置价值显现
剪刀差的周期性特征和社零数据的回暖都让我们看到消费赛道的光明前景,而要看当下是否是“好价格”,是否值得配置,一般还会看一个指标,就是股债性价比。
详细来说就是,如果“股息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处于历史高位,那就说明仅靠长期分红就能战胜国债收益率。用中证消费指数股息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来看消费板块的股债性价比可以发现,中证消费指数的股债性价比处于-1.4%的历史偏高位置,消费板块现在具有较好的配置价值。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