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今年A股受到多重利空因素影响,一直大幅震荡不断。上证指数更是时隔一年半跌破了3000点,又在短短几天后迅速收复3000点,让不少小伙伴直呼“小心脏受不了”。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为2022/1/1-2022/4/29)
面对起伏不定的市场行情,投资者焦虑不安的情绪随之而来,不少投资者出现“我该怎么办”的烦恼。我们需要做的是先处理好“情绪”,才能合理地选择具有可行性的“解决方法”。
那么,我们该如何处理情绪?
01 在投资中有情绪,是人之常情
据基金业协会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当持仓基金出现10%以内的亏损时,有7.9%的投资者会开始出现明显焦虑;当持仓基金出现10%-30%和30%-50%的亏损时,出现焦虑情绪的投资者占比激增至34.1%和35.1%;只有8.8%的投资者,在基金出现亏损的时候还能保持淡定的心态。

(数据来源:《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2022年1月)
可见,在市场波动中,出现焦虑情绪是人之常情。情绪本身并不可怕,我们更需要察觉和警惕的是,在一时的情绪影响下,容易做出如频繁申赎、错误的止盈止损等非理性投资行为,最终影响的是账户的实际收益。
02 情绪会如何影响我们的投资收益?
焦虑情绪之所以会产生,实际是来自于我们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担心择时加仓后,市场会继续跌,账户会继续亏;纠结如果现在不上车,万一踏空了市场上涨,可能会错失机会。
我们从2016年至2020年的跟踪数据来看,非理性的投资行为,平均每年使投资者错失了11.61%的收益率。

(图片来源:景顺长城基金、富国基金、交银施罗德基金,《公募权益类基金投资者盈利洞察报告》2021年10月)
对投资者来说,如果能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以平稳心态看待市场波动,坚持长期持有,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有助于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难题。
所以,与其在每一个时点都纠结和焦虑,或许减少择时反而是一种更有效的方式,而基金定投正是如此。基金定投,缓解择时焦虑。
基金定投效果到底怎么样?适合什么样的市场环境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把市场分为震荡市、下跌市和上涨市,以沪深300为投资标的,比较选择定投和一次性买入的表现。
01、震荡市(以2013年为例)
如果在2013年的年初一次性买入,到年末最终下跌7.65%;如果在2013年的年初开始每周定投,到年末的整体下跌仅为4.43%。可以看出,在2013年的震荡市中,定投比一次性买入的亏损更少。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2年12月31日至2013年12月31日。)
上述区间的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4.43%。定投收益率=总资金/累计定投资金-1,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对定投收益率进行年化处理。图中数据为模拟情况下测算得出,实际收益可能与模拟收益存在较大差异。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02、下跌市(以2018年为例)
在2018年的下跌市中,两种投入方式均有一定浮亏,但观察两者的收益曲线表现,定投还是能更有效地控制好回撤幅度。
此外,在市场下跌的过程中一直坚持定投,还能积累更多“便宜”份额,逐步降低整体的持仓成本。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7年12月29日至2018年12月28日。)
上述区间的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15.98%。定投收益率=总资金/累计定投资金-1,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对定投收益率进行年化处理。图中数据为模拟情况下测算得出,实际收益可能与模拟收益存在较大差异。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03、上涨市(以2019年至2020年为例)
在2019年至2020年的上涨市中,定投的累计收益率不如一次性买入。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为2018年12月28日至2020年12月31日。)
上述区间的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14.23%。定投收益率=总资金/累计定投资金-1,定投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为对定投收益率进行年化处理。图中数据为模拟情况下测算得出,实际收益可能与模拟收益存在较大差异。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从时间加权年化收益率来看,一次性买入的年化收益约为31.27%,定投的表现为28.7%,两者的实际差距并不大。
这是因为定投中的每一笔钱真正参与到投资里的时间较短,平均资金占用率更低,因此,定投的“性价比”相比一次性买入有明显提升,也降低了在投资过程中对择时的不确定性。
【总结】
震荡市和下跌市:相比一次性买入,定投能降低投资成本,并较好地控制回撤。
上涨市:虽然定投的复合年平均收益率不如一次性买入,但时间加权年化收益率相差不大,并能紧跟市场表现。
(免责声明:收益率数据仅供参考,过往业绩和走势风格不预示未来表现,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