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业板退市新规则有哪些?
近期,随着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方案的落地,一系列完善退市机制的举措受到市场各方关注。
以往在A股市场存在一些被称为"不死鸟"的公司,指的就是那些通过钻退市制度的漏洞,通过卖房卖地、突击利润调节等方式来"保壳",往往还会在濒临退市的过程中被投机者热炒,助长了市场的投机氛围。
对这些漏洞,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全面完善了退市指标,通过财务类指标的全面交叉使用以及丰富交易类指标,形成严格的退市制度。从退市细则看,创业板将净利润连续亏损指标调整为"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的复合指标。
一方面,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净利润为负"作为标准,上市公司无法再通过突击交易、政府补助、资产处置等方式规避亏损进行保壳;
另一方面,组合考虑"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标准,并对来源于与主营业务无关的贸易业务或者不具备商业实质的关联交易实现的收入进行认定扣除,增加对处于周期性行业、阶段性亏损但具有一定收入规模企业的包容性,显著提升财务类退市的出清精度。
除了完善退市指标外,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还配套完善精简了退市流程。
一是取消暂停上市、恢复上市环节,大大缩减退市流程;二是对交易类退市不再设置退市整理期,充分尊重市场选择的结果,避免退市整理期间30个交易日内的市场炒作和股价波动引发的质疑。这样的退市流程有利于实现市场化机制下的快速出清。
以上就是关于“创业板退市新规则有哪些?创业板新规则退市标准”的全部内容,更多炒股入门的相关股票知识,欢迎关注壹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