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29日,国内冷却塔行业龙头企业海鸥股份(603269)(603269.SH)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35.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29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3.9%;基本每股收益0.47元,同比增长2.17%,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2.2元(含税)。
受益于石化、电力等市场的持续升温,公司国内外市场订单快速增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在手订单总计22.4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32.83%,创造了历史新高。面对订单的持续增长,公司强化了事业部与项目负责人管理机制,以确保在订单量大、交货期紧的情况下,合理规划排产,实现如期完成各项既定生产目标。
下游市场景气行业稳步扩张
龙头地位有望再提升
冷却塔用于工业循环水的冷却,使之实现循环利用。总体上可分为工业冷却塔与民用冷却塔两类,工业冷却塔广泛应用于冶金、石化、电力等工业领域,民用冷却塔主要应用于商务建筑、公共设施以及数据中心等的中央空调系统。
国内冷却塔市场行业集中度较低,年销售额超过1亿元规模以上的企业不超过10家。2021年,海鸥股份营业收入11.30亿元,被工信部列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随着行业“马太效应”的加速显现,行业集中度向头部企业倾斜,公司的竞争力将得到进一步夯实。
具体来看,海鸥股份以工业冷却塔主、民用冷却塔为辅。工业冷却塔行业周期与石化、冶金、电力等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一方面,下游行业的扩产与产业升级催生新的建塔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的常规冷却塔实现收入6.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3.22%。另一方面,老旧塔技术改造、冷却塔配件与安装调试保养服务等需求,也受益于存量市场规模的持续扩大,报告期内三者销售收入分别为3563万元、7823万元与7762万元,其中配件业务同比大增66.4%、安装调试保养服务同比大增96.76%。
此外,国家的环保与节能政策也影响着行业的技术发展方向与产品结构,例如国家推出节能节水政策措施,具备节水、消雾、降噪等综合效能优势的新型冷却塔生产能力的企业将持续收益。报告期内,公司的开式消雾塔销售收入为4609万元,毛利率提升至37.96%,同比增长11.85个百分点。开式降噪塔实现销售收入8506万元,同比增长8.88%。
同时,公司坚持“内涵式发展+外延式拓张”的发展战略,内外收入结构趋于平衡。国内客户聚焦中石油、中石化、国电、华电、宝钢等大型央企,为其提供一揽子冷却解决方案。在境外,公司冷却塔销往70个国家和地区,境外业务占比超过50%,最终客户包括西门子、壳牌、埃克森美孚、LG化学等世界五百强企业。
聚焦冷却塔前沿技术研究
外延式国际化拓张提升全球影响力
冷却塔产品性能与技术研发优势是保持竞争力的关键。海鸥股份共有专利218项,2021年度,母公司研发人员为46人,占母公司总人数的16.2%。公司作为行业标准起草单位,参与起草了美国CTI冷却塔行业标准BUL-145与多个中国冷却塔行业标准,充分显示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优势。
通过自主研发,公司产品在防冻、消雾、节能、节水设计方面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例如,在消雾节水塔领域,公司新一代冷凝翼板消雾节水型冷却塔产品可以减少或消除风筒出口羽雾,实现低蒸发损失与低飞溅损失,达到“零羽雾”与“双重节水”的效果。此外,公司的冷却塔采用防冻设计,从根本上解决冷却塔冬季运行的冰冻问题。
2021年,公司紧紧围绕“智慧制造、节能减排、分布式能源”的发展路线,坚持积极创新的思维和态度,高度重视冷却塔前沿技术的研究。报告期内,公司加大了在消雾节水型冷却塔系列-C型塔/D型塔、SMC模压成型风筒、高传热低阻薄膜填料、高传热抗污格网填料等技术的研发力度。阶段性完成了闭式塔大型化、标准化大型换热模块组合、单风机闭式塔大型化等的设计。创新技术与专利产品的市场化应用,对公司的业务拓展和效益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海鸥股份充分发挥头部企业的示范作用,坚持国内外双循环并重的发展策略,拓宽冷却塔业务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外延式的国际化拓张策略,加快形成全球化服务能力;积极探求和跟进环保节能型冷却塔领域前沿技术。得益于此,公司2022年一季度延续了良好的增长势头,营收净利较去年同期增长实现开门红,为全年业绩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鸥股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2-05-04)● 短期趋势:短期行情可能回暖,可适量买进股票,作短线反弹行情。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4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755.85万股,占流通A股6.72%
综合诊断:海鸥股份近期的平均成本为10.51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受到市场关注,多方势头较强。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