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和贸易摩擦双重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纺织行业今年出现明显下滑,全行业整体营业额下降约40%。作为拥有百余年历史的全球性纺织机械龙头企业,卓郎智能(600545)上半年业绩也受到行业下行周期影响。
8月28日晚间,卓郎智能公布的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47亿元,同比下滑41.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1.1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下游纺织业进口纱需求快速回升和外贸订单回暖,公司业绩后期有望增长。
此外,公司在半年报中首次提出战略转型计划,计划在进一步夯实天然纤维装备主业的同时,发力相关多元化,一是加码工业自动化业务,并作为近期战略业务优先发展,重点打造传感器、轴承等专件子业务。二是建立闭环数据服务业务,作为中长期战略业务进行前瞻性布局,打造纺织工业智慧工厂解决方案,赋能整体生态系统。
卓郎智能中报显示,由于2020年初疫情造成公司开工时间滞后,影响其生产进度,国内地区营业收入下降43.4%。同时,下游客户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对纺织投资的不确定性增加,延迟实施采购的时间。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经纬纺机(000666)中报也提及类似原因,全球纺织品价值链受到较大冲击,订单取消和推迟比例攀升。国内纺织企业受出口订单锐减影响,开工严重不足,新建项目暂缓,装备更新意愿降低。经纬纺机中报显示,其纺织机械业务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15亿,同比下滑42.39%。
此外,从纺机设备过往换机规律来看,与四年一度的有着世界纺机业“奥林匹克”之称的纺织机械展览会(ITMA)有着密切关系。据悉,作为业内最负盛名的展会,往往会展示过去几年纺机业最先进的技术与设备,大量设备更新和订单发生在ITMA之后。业内人士称:“2019年在巴塞罗那召开的ITMA,本来被视为开启新一轮换机潮的催化剂,但却被疫情和贸易摩擦给耽误了。”同时,上述业内人士也指出“这类暂时被压制的需求不会消失,只会被延后,时间越久,意味着未来反弹力度可能越大。从目前疫情防控力度和全球经济恢复速度来看,最早今年四季度,行业有望迎来拐点。”
根据卓郎智能2019年中报,公司在2019年的ITMA上首次推出Autoairo全自动空气纺机,可实现24个单锭同时接头,接头能力是市场上传统机器的两倍,比传统空气纺纱机节省40%的空间,让客户的建设成本和电力成本相应减少,投资回收周期大大缩短,更是打破了日本企业对空气纺纱机市场的垄断。
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卓郎智能和经纬纺机作为行业上游企业,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下游纺织行业的改善情况,而6月进口纱需求快速回升和外贸订单持续回暖的背景下,国产纱春天也将越来越近。中国纺织网数据显示,6月我国棉纱进口量15万吨,同比仅减少6.5%,环比则增加了50%。
数据来源:ITMF国际纺机协会报告
据悉,纺机设备行业一般表现出4-5年的周期性特点,前几轮设备采购高峰分别发生在2007年、2011年和2014年。值得关注的是,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全球纺机交易量也曾跌至低谷,后来随着全球经济的恢复,纺机在2010年和2011年迎来了报复性增长,2011年甚至创下历史新高。
根据往年经验,公司下半年的销售均会高于上半年。公司管理层表示,随着卓郎新疆智能工厂产能的全面提升,公司服务新兴市场客户的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对于下半年的经营业绩或有助力。
卓郎智能表示,虽然行业整体形势较为严峻,但挑战与机遇并存。公司作为全球行业领先企业,通过推行调整销售结构、开展全球化采购、聚焦重点客户、打造数据平台、鼓励内部创新、拓展相关多元化市场等发展战略,有信心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在巩固自身竞争优势的同时,切入新的市场领域开展竞争,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和应对行业周期性风险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卓郎智能新一批Autocard于今年7月在国内江阴客户处顺利开车,该机型是为了在纤维制备链中创造更多的价值而开发的,它为后续工艺中各种纤维的制备提供了正确的解决方案。清花和梳棉的卓越组合确保了纤维利用率和优越的棉条质量,从而提高了纺纱的效率和质量。
(编辑 李波)
卓郎智能股票行情:
(诊股日期:2020-08-30)● 短期趋势:弱势下跌过程中,可逢高卖出,暂不考虑买进。
● 中期趋势:下跌有所减缓,仍应保持谨慎。
● 长期趋势:迄今为止,共7家主力机构,持仓量总计288.80万股,占流通A股0.26%
综合诊断:近期的平均成本为5.00元,股价在成本上方运行。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