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塔勒布在《非对称性风险》一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遍历性”。理论上解释:“遍历性”是指统计结果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统一性,表现为时间均值等于空间均值。
很深奥,很难懂,是不是?
别着急,塔勒布又进一步给“遍历性”做出了解释:如果有一个随机过程,其过往的历史概率不能适用于其未来的情景,那么这个随机过程就不具有遍历性。为什么呢?因为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叫停“的机制,出局了。一旦出局就不能继续参与游戏了。
比如“俄罗斯轮盘赌”游戏,表面看起来有5/6的赚钱概率,但是剩下1/6的小概率是你无法承受的。在游戏中,被爆头的人对于他本人是不具有遍历性的,由于他提前出局了,导致他无法实现时间上的遍历性。但是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是具有遍历性的,所有可能发生的早晚会发生。
因此,预防系统因遍历性而产生极端情况,应该是我们首要关注的,以防止自己成为系统遍历性的牺牲品。
首富巴菲特的背后,也是“遍历性”。
假如我们只看见“别人乐观的时候我悲观、别人悲观的时候我乐观”,那就太简单了。
那么简单,为什么我们总学不会?
危机之中,我们回望今年(2020年)2月22日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里说的话:
在给出这一乐观预测的同时,我们也要发出一项警告:未来股价可能会发生任何变化。有时,股市会暴跌,幅度可能是50%,也可能会更大。
有人说股神抄底被套,增持达美航空4500万美元,增持纽约梅隆银行3.59亿美元,增持后股价暴跌。
这点儿算啥呀,巴老截至2019年末持仓的股票市值高达2480亿美元,大多成本较低。
同时,他手握现金超过1250亿美元。
呵呵......其实他早就意识到了经历了十年牛市的美股的危险性。
他有一个很喜欢的市场温度指标:股票总市值与GDP的比值。
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高峰时期,美股与美国GDP的比值高达146%: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为137%:
在2018年,这一数字为148.5%。
所以在过去两年,巴老一边重仓苹果公司,一边大举囤积现金。
以便在危机时刻,既能不爆仓,又能抓住机会大赚一笔。
说回到遍历性。巴菲特有一句至理名言:“ 要赚钱,你首先得活得长。”
一直喜欢索罗斯而踩巴菲特的塔勒布,对此评价道:
他的成功从来都不是依靠复杂的成本收益分析赚来的,恰恰相反,巴菲特只是建立了一个非常严格的筛选体系,只有通过筛选的项目他才进行投资。他曾经说过,成功人士和真正的成功人士之间的区别就是后者几乎对所有投资机会说“不”。
塔勒布说自己的观点与巴菲特类似:对尾部风险说“不”。
然而,“说不”的目的,是为了机会来临的时候可以大举进攻。
别挂掉,这样你才有机会保护“遍历性”;
要出手,这样你才有机会实现“遍历性”。
不因“遍历性”而死,亦不要错失“遍历性”的指数型回报。
当然,不从你遭遇的危机中获利,在恐慌中躲在角落,即使没有爆仓,其实也是隐性出局。
“遍历性”给我们的建议:
1、把自己的一生当作一盘棋来下。
2、警惕那些极小概率的风险,不管利益有多大。
3、别出局,保护自己人生的“遍历性”。
4、别旁观,为自己的“遍历性”持续下注。
5、别试图预测未来,而是提高自己的生命力。
6、主动设计自己的“遍历性”。
7、构建护城河,留有冗余。
(原文作者孤独大脑,有删减改动)

(发现价值,提示风险,全球股市估值图每周更新,欢迎指正)

全球股市市盈率估值对比4月16日,上证指数、创业板指数、纳斯达克指数、英国富时100指数和日经225分别上涨了0.1、1.0、2.0、0.1、和0.3;标普500、恒生国企指数、香港恒生指数、德国DAX和俄罗斯指数分别下跌了0.1、0.1、0.1、0.3和0.1。
特别提醒:本文为投资逻辑分享,不构成投资建议。